亦写作“
毕罗”。是一种包有馅心的面制点心。始于
唐朝,当时长安的长兴坊有
胡人开的店。据史料,有
蟹黄饆饠、樱桃饆饠、天花饆饠等,甚为著名。乃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至宋代,记饮食诸书皆无记载,可能名已更改或失传。其形状颇“粗大”而不可详考。
后世人谓其是饼的一种或汤面、“波波”、
新疆抓饭、
八宝饭等,皆不确。唐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赤母蟹,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共同,肉白如豕膏,实其壳中。淋以
五味,蒙以细面,为蟹黄饆饠,珍美可尚。”蒙,包裹。《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御厨”引《卢氏杂说》:“翰林学士每遇赐食,有物若毕罗,形粗大,滋味香美,呼为诸王修事。”唐
段成式《酉阳杂。酒食》:“韩约能作樱桃饆饠,其色不变。”唐李匡乂《
资暇集》:“毕罗者,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此外,唐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中记有“天花饆饠”,宋高似孙《蟹略。蟹馔》中记有“蟹饆饠”(即
蟹黄饆饠)。
从
唐朝史料可见,饆饠需油煎而成,里面的馅料以肉为主,但有时也会有水果,比如樱桃饆饠,但一般都是羊肝饆饠、蟹黄饆饠等,以荤馅为主,呈卷状,两边开口,有点像如今老北京的
褡裢火烧。
这种外来的食品饆饠,因馅中置有蒜等辛辣调味品,可能为一些人所不喜,到唐后期,出现了适应唐人口味的樱桃饆饠,这一胡食就慢慢中国化了。还要一提的是,由于当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贫穷士人只能在酒楼吃饆饠,甚至出现了“楼罗”一词。这词后来演变为“喽啰”,使用至今,谁能想到它竟源自一种胡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