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通史(套装全5卷)》
酒泉市位于
甘肃省西北部,
河西走廊西端。东接
张掖市,南毗
青海省,西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界
内蒙古自治区和
蒙古国。
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在这里交汇、分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这里交替、传承;丝绸之路和万里长城在这里并行、延伸;
祁连县神话、敦煌文化和边塞文学在这里兴起、远播。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勤劳、勇敢的酒泉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部辉煌而灿烂的历史。
早在150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甘肃古猿"就在
酒泉市一带开拓了一方生存繁衍的热土。距今一万多年前,酒泉先民进入
旧石器时代,开始了原始的狩猎生活,学会了制造石器和用火烹煮食物。距今六千年前,酒泉先民进入
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和农业在这片绿洲上共同发展,制陶业开始出现,石器得到广泛使用。
酒泉市境内产地18处。
马鬃山、
祁连山脉均有分布。其成因有矽卡岩型和热液型两种。矽卡岩型
铅锌矿产地3处,中、小型矿床各1处。以花牛山铅锌矿床为例,矿体产在花岗斑岩、
花岗闪长岩与中奥陶统花牛山群
千枚岩、结晶灰岩、安山玄武岩外接触带中。热液型铅锌矿产地15处,有中型矿床1处。矿体多呈脉状、似层状、细脉状沿断裂、裂隙、层面或破碎带产出,受构造控制明显。在这些铅锌矿产地中,多数都伴生有银,有的且很富并形成有价值的大、中、小型矿床。
酒泉市境内产地10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1处,
马鬃山和
祁连山脉均有分布。分布在北山的
钨矿以红尖兵山钨矿为代表,矿体赋存在华力西中期
花岗石与下石炭统白山组流纹质凝灰
熔岩的内外接触带中,为高温热液型。矿化分大脉型和云英岩型两种。大脉型主要产在流纹质凝灰熔岩中,云英岩型主要分布在岩体内。分布在祁连山区的钨矿以塔儿沟钨矿为代表,属层控热液型,分为似矽卡岩型
白钨矿床和
脉石英型
黑钨矿矿床,矿质主要来源于围岩-火山岩、陆源沉积岩,次为
花岗闪长岩体。残坡积、洪积钨矿只见l处,分布在红尖兵山钨矿外围,含矿层产在第四系冲、洪积砂砾层内。多数内生
钨矿都伴生有
钼矿。4。金
酒泉市境内已知产地48处。有8处为铜、
铅锌矿的伴生矿。在40处独立的
金矿产地中有中型矿床6处、小型矿床3处。金矿成因类型有蚀变岩型、变质热液型、热液型和沉积
砂矿型四种。蚀变岩型产地2处,均为中型矿床,分布在北祁连。矿体规模较大、品位较低、变化较大。变质热液型,已知中型矿床1处,分布在北山南带,金矿脉或金矿体产于奥陶-
志留纪变质岩系中,矿体或矿化带及其围岩普遍见有硅化现象。热液型金矿产地29处,其中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3处,主要分布在北山。沉积
沙金矿产地8处,均为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