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
英国设计师乔治·伦道尔(George Rendel)创造出了一种新型军舰,在小舰体上加装当时只有主力舰才装备的
大口径火炮,当时被称为伦道尔炮艇。这种船的实际用途并不是出海打仗,而是当作海上可以运动的炮台,即水炮台。一旦某港口局势吃紧,需要加强防御,就可以临时抽调一批这种浮动炮台去设防。相比起修建在陆地上的炮台来,水炮台船成本低,可以运动,更具有实用性。而且船上装备的
火炮威力惊人,犹如一只小小的蚊子,看似不起眼,真要被叮上一口,也绝对不是什么好受的事情。因而蚊子船的命名不是表示这种船体小质弱。
“蚊子船”是一种船身较小、安有
巨炮、能击穿铁甲的浅水炮船,为一种近海防御型
炮舰。因船身极小,故称。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日》:“西国巡海快船而外,另有炮船一类,其大者亦能行远;小者专以往来浅水,扼守口隘,
英国号曰蚊子船。”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水师》:“蚊子船者,助守炮台及
海口市之船,状其渺小而名也,船仅十五六丈,吃水仅六七尺”。
光绪初年,
洋务派的大臣认为外洋的蚊子船“轻快灵巧,迥异寻常”、“用以防守海口,操纵自如,且足以洞穿敌人
铁甲兵船,诚为海防第一利器”。因而
福建省、直隶、
山东省、
广东省各省相继向外国订购。
19世纪中期左右的世界,
大口径火炮是最具威势的兵器。在海洋上,它的搭载平台就是大型
铁甲舰,而陆地上,则是坚固的炮台工事。但结果,铁甲舰和炮台发展成了一对相生相克的冤家,相对于铁甲舰,炮台上黑洞洞的
巨炮阴森可怖,而炮台由于是固定的建筑,万一铁甲舰不进入自己的防守范围,而是另辟蹊径,暗渡陈仓,炮台就成为虚设。
为解决这一对矛盾,当时各国的陆海军界都绞尽脑汁,结果往往落入无限增大火炮口径、威力的俗套。而由伦道尔的Staunch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武器——“水炮台”,即水上的炮台,外形看上去是艘船,实则并
不作为军舰来使用,搭载巨炮的小船只不过是
火炮的安装平台而已。水炮台和同样装备
大口径火炮的
铁甲舰相比,造价上可谓天壤之别,但装载的火炮所具有的威力却并无太大不同,属于低成本、极具
性价比的火炮搭载平台,虽然不能到大海上与铁甲舰争雄,但是它搭载的火炮同样可以给铁甲舰以巨大的威慑,近海防御时占有优势。而相对于耗费大量土木人工,经年累月构筑起来的陆地炮台,
水炮台在价格低廉的优势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即这种炮台是可以移动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量布置到需要加强的濒海地域,“驻扼口隘其力能拒甲舰”,短时间内即能构成一个海上的炮台群。
实际上,这种军舰存在很大的缺陷,就是不能进行远洋作战,只能扼守
海口市,这一点,无论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要在用了之后才能注意到。对于西方舰船众多,各型舰只分工明确的大海军国家而言,该船在配合陆地炮台防守,进行近海防御具有一定价值。而全无海军基础的中国想以其作为海军主力舰,则完全不适用。
北洋水师的六艘蚊子船(镇 东、镇 西、镇 南、镇 北、镇 中、镇 边)均由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
金登干向
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工厂订购,英国著名舰船设计师乔治·伦道(George Rendel)设计,米切尔(Mitchell)船厂建造。“镇东、西、南、北”为同级,原为
南洋水师定购,1879年11月30日各艇驶抵大沽口交货时,被
李鸿章留用于
北洋政府水师,而将北洋早年购买的4艘旧蚊子船拨给南洋。“镇中”、“镇边”为另一级,原为北洋代山东 省定购,1881年8月22日驶抵大沽口时亦被编入
北洋水师。
蚊子船回国之初,在中国基本没有近代化海军基础的情况下,一度成为中国海上武装的骨干,频繁在近海出现、游弋,但只适应近海防御,无法出远海决胜负。清政府内部有关海防的思想开始发生悄然变化,购买新式碰撞巡洋舰、大型
铁甲舰的计划被提到议事日程。清廷订购2艘新型的
撞击巡洋舰“超勇”、“扬威”,之后更是购办了威震东亚的大型铁甲舰“定远”、“镇远”,这些大型军舰回国后,只能用于近海守口的蚊子船,逐渐显得不再重要。
北洋水师成军后为减少军舰机器损耗,延长使用寿命,节省经费,只留2艘镇字炮舰在海上执勤,其余各舰人员均并入“定、镇”铁甲舰。
1894年夏,中日两国爆发
中日甲午战争。战争开始后不久,
北洋政府所有蚊子船全部予以启用,重新编制人员,再度活跃于近海,主要负责防护威海、旅顺等要港。此型舰在
威海卫之战后全被日军掳去,甲午海战中未起作用,
李鸿章因购买此型舰而倍受朝野抨击。
镇字军舰被日军掳去后,于1898年三月二十一日改为二等
炮舰级。 1903年八月二十一日六舰一同除籍成为杂役船。其中“镇东”舰1906年六月八日报废,1907年转售;“镇南”舰1908年五月十五日报废,于1913年转售;“镇西”舰於1908年五月二十三日专隶文部省;“镇北”舰1906年六月八日报废, 1909年转售。“镇中”与“镇边”两舰由于船龄较新,在1900年
庚子国变八国联军入侵
中原地区时被日军派赴大沽口巡逻;两舰皆于1906年六月八日报废,“镇中”舰于1909年转售,“镇边”舰则于同年七月十六日改隶司法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