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水镇,原名坟店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郸城县下辖镇, 位于河南省郸城县城东北部,东连
张完集乡,西靠
虎岗乡,南接宁平镇、丁村乡、南丰镇,北邻鹿邑县观堂乡,距郸城县城22千米。截至2021年,辖区总面积88平方千米,下辖27个行政村,总人口76253人。镇政府驻地郸城县汲水镇人民路19号。
汲水镇地处黄淮
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境内有
茨河、晋沟河、洪河等河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汲水乡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有人在靠近坟处开了家过路店。后来居住的人多了,又逢起了集,故称为坟店集,属鹿邑县管辖。1951年5月,析鹿邑(大部乡镇)、
淮阳区、
沈丘县3县部分区设立
河南省郸城办事处。1952年8月,置
郸城县,汲水划属之。1958年建火箭公社,1965年更名汲水公社,1983年改乡。2022年撤乡设镇。
截至2021年,汲水镇
黑皮冬瓜、辣椒、艾草种植已初步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全镇辣椒、黑皮冬瓜、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3万亩,其中辣椒种植达0.9万亩以上,有效促进农户增产增收4300多万元。
汲水镇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绿化模范乡镇”“河南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
周口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周口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曾设汲水镇。
1955年,归张完集区管辖。
1956年,改为汲水中心乡。
1957年,属丁村区。
1958年,成立星火公社。
1961年,设汲水区。
1965年,恢复汲水公社。
1983年,由汲水公社改为汲水乡。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汲水乡地势较为平坦,略呈西高东低走势,海拔38.6—41.0米之间,高差2.4米。
气候
汲水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0℃,1月平均气温0℃,7月平均气温28℃;无霜期年平均219天;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7—9三个月雨量集中,占全年的50%。
水文
汲水乡境内河道均属
淮河;四级河流
大清河流经北部、洪河、晋沟河流经中部,
黑河市流经南部。
自然灾害
汲水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大风、虫害等。1994年,汲水乡因降雨量严重不足,气温偏高,遭到特大旱灾,粮食减产85%以上;2003年7—9月上旬,阴雨连绵,造成严重水涝。
自然资源
2011年,汲水乡有耕地8.6万亩,人均1.30亩。
行政区划
行政划分
辖卢岭村、小刘庄村、刘小集村、
西李庄村、朱楼村、郝庄村、张岭村、生李庄村、押岭村、观音寺村、
赵庄村、左桥村、左集村、杨古寺村、
高王庄村、仵屯村、竹恺店村、
张庄村、
孙庄村、孟庄村、赵楼村、陈刘庄村、小段庄村、汲水村、王大庄村、白衣店村、王古同村27个行政村,135个自然村,271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所在地人口3千多人,城镇面积2.1平方千米。
截至2011年末,汲水乡下辖汲水、王大庄、王古同、卢岭、小刘庄、刘小集、西李庄、朱楼、郝庄、生李庄、左桥、左集、观音寺、押岭、张岭、杨古寺、高王庄、许屯、竹凯店、白衣店、张庄、孙庄、孟庄、赵楼、陈刘庄、小段庄、赵庄27个行政村,下设302个村民小组、140个自然村。
乡镇
截至2020年6月,汲水乡下辖27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汲水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汲水乡总人口有6623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81人,城镇化率3.4%;另有流动人口2413人。总人口中,男性35107人,占53%;女性31132人,占7%;14岁以下13115人,占19.8%;15—64岁47957人,占72.4%;65岁以上5167人,占7.8%。2011年,汲水乡人口出生率10.0‰,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4.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64.0人。
截至2017年末,汲水乡常住人口为41923人。
截至2018年末,汲水乡户籍人口为76220人。
截至2019年末,汲水乡户籍人口为7642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汲水乡财政总收入4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76.5元。
截至2018年末,汲水乡有工业企业38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8个。
截至2019年末,汲水乡有工业企业38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20个。
农业
汲水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随着这几
年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农业科技的推广,粮食生产已进入高产阶段,特别是1999年,平均单产首次突破800斤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经济作物以棉花、烟叶、大豆等为主,经济效益良好,占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一。规模种植瓜果、蔬菜是这个乡的一大特色,“押岭瓜”销往周边县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进程加快,在历届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在
种植业方面,农民群众打破了种植“麦茬豆、豆茬麦”的传统模式,转变多元化种植。该乡8.46万亩耕地,
小辣椒面积2万亩,棉花面积1.6万亩,烟叶0.5万亩,药材0.3万亩,瓜菜0.5万亩,玉米3万亩,大豆0.5万亩,其它0.06万亩,合理的种植结构,使粮食作物逐年增产,经济作物提高了科技含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畜牧养殖规模发展。过去农民养猪为了过年,养鸡、鸭,鹅为了换油盐钱,现在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该乡现有大型养殖场12个,养殖专业村10个,年出栏生猪18000头,养鸡15万只,养兔3万只,养羊2万头。
2011年,汲水乡农业总产值4.5亿元。汲水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1年,汲水乡生产粮食51797吨。汲水乡经济作物有棉花、山药、
小辣椒、
莲藕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牛、羊、狡
雷克斯兔为主。2011年,汲水乡有养猪专业村7个,养鸡专业村3个,养牛场2个、养猪场130个、规模养鸡场32个;生猪年出栏8.1万头,存栏
肉牛6300头,生猪5.67万头,羊2.89万只,鸡13万羽。
工业
工业经济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汲水乡的工业从无到有,由有到大,乡党委、政府把工业经济放为重中之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汲水乡企业总产值51344万元,税金410万元,利润6618万元,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2家,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
中型企业5家,大、中、
小型企业共89家。
2011年,汲水乡工业总产值为3.8亿元;有工业企业14家。
特色产业
郸城县汲水乡党委、政府在农业作物布局调整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突出特色抓精品,典型引路上规模,摸索出一套加快种植小白瓜发展的有效措施。2007年全乡种植优质小白瓜4万余亩,并且全部是瓜棉套种,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情况下,每亩能生产优质小白瓜1500多公斤,亩均效益在500元以上,仅此一项全乡农民就增收2000多万元。
加强领导,确保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为切实加强对小白瓜种植工作的领导,该乡成立了以书记辛殿林为组长、乡长王岩为副组长的小白瓜种植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政策执行到位。为了加快全乡小白瓜生产的发展,乡党委、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制定了方方面面的优惠政策,并抓好落实兑现,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发展小白瓜生产的积极性。三是系列服务到位。该乡兴办了小白瓜科技服务公司,确保生产中信息、技术、种子、运销等服务到位。
强化措施,完善四个服务。一是完善科技服务。该乡健全县、乡、村科技服务网络,抓好全乡小白瓜技术培训以及名优品种的引进示范,推行技术服务承包责任制。二是完善种子服务。乡供销社等有关部门切实搞好种子供应,严把质量和价格关。三是完善资金协调服务。乡信用社设立高效农业专项贷款,拿出专项资金扶持小白瓜生产。四是完善市场销售服务。全乡建立小白瓜批发零售市场16个,完善了市场销售网络。
小白瓜正是上市时节,前往该乡贩瓜的车辆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红火。汲水乡的优质小白瓜远销到
山东省、
安徽省、
河北省等地。
招商引资
该乡的主要投资项目是粮食深加工,木材加工,养殖,尾毛加工等。已形成四大系列十几个品种。鹤面粉
集团公司年产量120吨,远销北京、
天津市、
上海市等大城市,经济效益好。
为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资为企业,该乡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
1、免费为投资者提供地皮;
2、场内实现“三通一平”即:电通、电话通,道路通,场内平坦;
3、凡来汲水投资办厂者,三年内免收各种税费。另外,为了更好地与周边乡镇沟通,汲水乡制定并实施“三纵四横”公路建设规划,已修通境内柏油路两条,长276公里,开通了程控电话300门。
文化
汲水乡原名坟店集,旧时集西有汲心台,周围每年秋天积水似湖,
清代改坟店集为汲水集,故名。
汲水乡境内有一清代民居“古楼”,该民居位于汲水乡杨古寺村中央,坐北朝南,原主房三间两层,东、西屋各三间。
古迹
郸城县博物馆文物普查队深入到汲水乡杨古寺村进行文物普查,发现一清代民居“古楼”,该民居位于汲水乡杨古寺村中央,坐北朝南,原主房三间两层,东、西屋各三间。
后西屋因损坏严重扒掉,现存主房三间两屋,东屋三间。建筑面积204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梁、、无一支铁钉和扒拘,全部采用榫卯相连,历经百年而纹丝不动,除部分瓦件脱落,木雕和外楼梯损坏外,基础、墙体、梁架无丝毫松动现象,保护较好。
这处
清代民居这是清代一
杨姓秀才所建,是
郸城县城乡传统民居的典范。曾为原任北京某空军司令部参谋(正师级)的杨林所有,其家属1958年随军后一直空置,现为杨古寺行政村村委会办公所在地。由于杨林在解放前曾随魏风楼在
鹿邑县、郸城一带做党的地下工作,1950年在淮阳军分区参谋,在当地有很高威望,使这处民居得以较好保存至今。因为这处清代民居主房为两层,所以当地老百姓称为“古楼”。这一重大发现将对研究古代建筑工艺历史以及木雕、砖雕技艺都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交通
汲水乡有G220国道纵贯南北。截至2011年末,汲水乡有县乡村公路31条。
社会
计划生育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和做好新形势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工作;
教育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办公条件逐步改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汲水乡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971人,专任教师37人;小学25所,在校生7027人,专任教师373人;初中2所,在校生1687人,专任老师135人。 汲水乡主要学校有汲水一中(南中)、汲水二中(西中)、汲水三中(东中)。
医疗卫生
全部实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更新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水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截至2011年末,汲水乡有卫生院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所27个;设病床40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5万人。
2011年,汲水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0户,人数82人,支出15.8万元,比2010年增长17.2%;城市医疗救助12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450人次,共支出66.8万元,比2010年增长24.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99户,人数2998人,支出259万元,比2010年增长20.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22人,支出27.3万元,比2010年增长1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88人,支出38万元,比2010年增长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3.3万元,比2010年增长18%;有敬老院1家,床位140张。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汲水乡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有固定电话用户1000户。
民政
五保、低保款按时发放,推行了殡葬改革,新盖了
托老所,可容纳120人,扶贫济困,帮助困难户渡过难关。
工会
乡成立了工会联合会,村建联合分会,在企业中建工会6个,工会会员达10200人。
基础建设
一是路况越来越好。乡、村道路由原来的土路逐步建成柏油路,全乡27个行政村全部通柏油路,135个自然村80%已通柏油路。
二是城镇建设力度加大。投资380万元,对汲水大街进行综合整治,栽植绿化树1800棵,建下水道3200米,铺彩砖6万平方米,安装高杆路灯68盏,建垃圾处理场1个,街心花园1个,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新农村建设日渐高涨。乡党委、政府进行了科学规划,分批分类实施,白衣店、孟庄两个行政村整村推进村工程已结束。修下水道2800米,修路4200米,栽植绿化树1800棵,建沼气池800池,卢岭行政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成使用,新修道路1200米,打机井50眼,建小桥32座,农田灌溉配套设备50套。张庄、陈刘庄、王古同、左桥四个行政村正在规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