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1965年10月生),女,化学家,出生于四川自贡。曾任
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
复旦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21年8月2日全职加入
西湖大学,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性讲席教授。杨丹的研究领域包括不对称
催化反应、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与生物作用机理、生命有机化学。
人物经历
杨丹1985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化学系,获
学士。经中美
化学研究生项目(CGP)考试,1986年赴美,在
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师从Ronald Breslow教授从事模拟酶的研究。1988年转入
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在Daniel Kahne教授指导下研究
多糖合成方法及抗癌天然产物heamicin的合成。1991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获
纽约癌症研究所博士后奖学金,在
哈佛大学化学系Stuart L. Schreiber教授组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1993年起任
香港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21年8月全职加入
西湖大学,任西湖大学化学生物学讲席教授。
研究方向
杨丹课题组重点发展化学生物学,注重化学、生物、医学交叉转化研究,聚焦多模态探针开发与跨尺度生物成像,为人类疾病提供新的诊疗策略。研究涵盖以下三个方向:1)专注于研发小分子探针,用于生物体系内活性氧、蛋白、
核酸、脂质体的检测和
细胞、组织及活体成像,并发展单分子成像技术,以新型探针为核心、探究微观基础生物机制;2)设计人工离子传输体,开发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活性药物分子;3)探究生物系统中信号转导过程以及药物靶向蛋白。
争议事件
2016年3月15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
明报》报道杨丹卷入一宗研究论文数据被质疑的投诉,记者发现, 校长
马斐森在2015年7月决定成立内部调查委员会彻查事件,刊登该论文的期刊亦正作覆查。
据投诉信及调查委员会密件,论文被投诉有人将不同日子、不同方法做的实验,选择性抽取部分对研究有利的结果并合成论文。
港大调查委员会报告初稿认为,论文有3处“不准确”,但针对杨丹研究造假的指控,委员会则认为,无充分证据显示杨丹在论文发表前对问题数据知情。
事件源于杨丹研究团队在2014年7月于《
JA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刊登一篇“荧光探针”实验论文,但被时任
香港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现已离职的王凯峰发现数据有问题,遂向港大高层实名投诉。
投诉人从实验原始数据中揭发,实验是在不同日子、以不同方法进行,其中显示强烈
荧光的样本,是在2011年11月16日及12月2日进行,
显微镜所用的激光强度达35%。较暗的图像则是在2011年11月16日、18日及25日进行, 激光强度仅24%至28%。
人物观点
科学家总是希望能够勇攀科学的高峰、不断寻求真理、挑战自我,而不是一直捧着功劳簿。
我一直特别鼓励组里博士生、年轻PI要有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我看来是第一重要的;或者能够做出一些原创性的研究。博士生、博士后、青年PI很容易就跟着现在已经做的东西继续做下去,但这不一定是最原创的、或者是最重要的研究。要敢于瞄准学科前沿,做一些大的题目,而且在做研究的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有韧性,这是我对于博士生、PI的一些建议。
人物评价
他人评价
芝加哥大学著名华人化学家
何川教授说,杨丹的学术生涯始于有机合成化学,当时这是一个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科学领域,一位女性科学家能闯出一番天地,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毫无疑问,她是当时
亚洲最优秀的女性有机合成化学家,也是世界有机合成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知名学者。”
自我评价
我有好奇心,敢于挑战自己,有时会另辟蹊径。实际上我做的很多研究属于“炒冷灶”,是在大家不太看好的时候做的,不喜欢跟风。我觉得这是科学家应该有的特质。
获得荣誉
杨丹教授曾获得Mr. and Mrs. Sun Chan有机化学纪念奖、
百时美施贵宝基金会颁发的有机合成化学奖、裘槎高级研究员奖、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礼来公司亚洲杰出科学奖、世界科学院化学奖、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卓越学科领域计划首席科学家和国际有机化学基金会吉田奖等。
发表论文
1. C.-W. Ma, K. K.-H. Ng, H.-C. B. Yam, P.-L. Ho, R. Y.-T. Kao, D. Yang*. Rapid Broad Spectrum Detection of Carbapenemases with a Dual Fluorogenic-Colorimetric Probe. J. Am. Chem. Soc. 2021, 143, 6886–6894.
2SY. Dai, D. Yang*. A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Light Activatable Diazo-Coumarin Probe for Fluorogenic Protein Labeling in Living Cells. J. Am. Chem. Soc. 2020, 142, 17156–17166.
3. S. Ye, N. Hananya, O. Green, H.-S. Chen, A. Q. Zhao, J.-G. Shen, D. Shabat*, D. Yang*. A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Probe for Real‐
时间 Monitoring of
氢 过氧化物 in Cells and Animals.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4326–14330.
4. F.-F. Shen, S.-Y. Dai, N.-K. Wong, S. Deng, A. S.-T. Wong, D. Yang*. Mediating K+/H+ Transport on
细胞器 Membranes to Selectively Eradicate Cancer Stem Cells by a Small Molecule. J. Am. Chem. Soc. 2020, 142, 10769–10779.
5. S. Ye, J. J. Hu, Q. A. Zhao, D. Yang*. Fluorescent probes for in vitro and in
vivo quantification of
氢 过氧化物 Chem. Sci. 2020, 11, 11989–11997.
6. X.-Y. Bai, K. K.-H. Ng, J. J. Hu, S. Ye, D. Yang*. Small Molecule-based Fluorescent Sensors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Reactive
氧 物种 in Biological Systems. Annu. Rev. Biochem. 2019, 88, 605–633.
7. S. Ye, J. J. Hu, D. Yang*. Tandem Payne/Dakin Reaction: A New Strategy for
氢 过氧化物 Detection and Molecular Imaging.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0173 –10177.
8. X.-Y. Bai, Y.-Y. Huang, M.-Y. Lu, D. Yang*. HKOH-1: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Fluorescent Probe for Detecting Endogenous Hydroxyl Radical in Living Cells. Angew. Chem. Int.
edc 2017, 56, 12873 –12877.
9. J. J. Hu, N.-K. Wong, S. Ye, X.-M. Chen, M.-Y. Lu, A. Q. Zhao, Y.-H. Guo, A. C.-H. Ma, A. Y.-H. Leung, J.-G. Shen, D. Yang∗. Fluorescent Probe HKSOX-1 for Imaging and Detection of Endogenous
超氧化物 in Live Cells and In
vivo J. Am. Chem. Soc. 2015, 137, 6837–6843.
10. Q. Zhao, Y. Ding, Z.-S. Deng, O.-Y. Lee, P. Gao, P. Chen, R. J. Rose, H. Zhao, Z.-H. Zhang, X.-P. Tao, A. J. R. Heck, R.Y.C. Kao, D. Yang*. Identific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Triptolide, Celastrol and Withaferin A as Binding Ligands of
peroxiredoxin I. Chem. Sci. 2015, 6, 4124‒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