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龙(1542年11月7日—1607年6月7日),字而见,号西厓,安东丰山(今韩国
庆尚北道安东市丰山邑)人,
朝鲜王朝时期的政治家。他是
柳仲郢的次子,曾于朝鲜宣祖时期担任领议政一职。封号丰原府院君,死后谥号文忠。
柳成龙于1564年中
进士,1566年中科举丙科后,开始其从政生涯。历任艺文馆检阅、弘文馆副修撰、知制教、
春秋馆记事官、右议政等官职,最终担任领议政(宰相)并统管四道军事。于1569年作为圣节使书状官被派往明朝。
柳成龙在
朝鲜史上留名的原因除其生性正直、敬忠守孝外,在壬辰倭乱时期担任领议政并总管军务,为抵御
日本增强军事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启用了
李舜臣、
权栗等有才之士,并跟随国王
李昖击退倭军。1598年受西人党尹斗寿等人诬陷,被告与日本密谋进攻明朝而遭到弹劾,1600年查清真相后被复职。但此时的柳成龙厌倦官场,辞官回到故乡河回。1604年被封为扈圣功臣,死后又被追封为丰原府院君。
柳成龙(유성룡),
朝鲜王朝(李朝)宣祖时的性理学者。生于1542(明嘉靖二十一年,
朝鲜李中宗三十七年),卒于1607(明万历三十五年,朝鲜李宣祖四十年)。
《西崖集》《
惩毖录》《慎终录》《永慕录》《观化录》《云岩杂记》《丧礼考证》《戊午党谱》《针经要义》等书。
其中《惩毙录》被指定为
韩国国宝第132号。韩国的屏山书院、虎溪书院在每年农历3月及9月中旬为柳成龙举行祭祀。位于安东河回村的忠孝堂为柳成龙宗宅,于1964年被指定为韩国第414号宝物。
他特别强调“知”“行”中的知。他继承
李滉的“理先气後说”,主张“心无出入说”。他的思想受李滉等的影响,正宗性理学的倾向比较强,而不排斥有关现实问题的学问。他在政治上是南人的实势,在历史上是成功地收拾壬辰倭乱的名将,在学问上是继承李滉的学问的大学者。享祭于安东虎溪书院、
屏山书院遗址、尚周道南书院、军威南溪书院、龙宫三江书院、义城冰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