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简论》无疑就是为此而作的一点努力。当我们顺着这条道路走向中国文化的大门时,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研究和简要再现开辟
荆棘、做出过不懈努力的人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曲径可以通幽,但我们总是在力图提供一条平坦大道,让后继者、探访者有路可寻,而文化的精蕴正是在这条大道的枝丫上无限延伸。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时,中国传统文化更显示出无比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她,认识她。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中国文化也走向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热”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
在中国,“文化”一词渊源颇深。《周易·贲·传》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大概就是“文化”一词的来源。
孔颖达《
周易正义》解释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可见,“文”就是“文治”,“化”就是“教化”。“文”与“化”联系起来组合成的新词至迟在
西汉晚期已经使用。西汉著名学者
刘向在《
说苑》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这段话被认为是“文化”最初而标准的解释。它说明,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文化”是与“武力”相对的概念,本是“以文德加以教化”的意思,包含有文治、教化以及礼乐典章制度等。文化一词的传统含义并不少见,又如晋代
束皙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梁萧统解释道:“言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王融在《曲水诗序》中也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这与
孔子所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说法完全相同。总之,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带有传统德治思想或者说封建教化理念。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的内涵大相径庭。如今我们常说的“文化”是随着近代“西学东渐”的进程而输入的一个舶来概念。它是从拉丁文culture意译而来的。其本义是耕种,引申出修养的涵义。西方
中世纪时,文化变成了艺术的总称。而1871年,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文化的起源》中提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和“文化是整个的生活方式”。20世纪以来,关于“文化”的定义越来越多,其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而中国学者也在自觉地进行着新的探索。如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又说:“文化这个名词有广义、狭义二种,广义
的包括政治、经济;狭义的仅指语言、文字、宗教、文学、美术、科学、
历史学、哲学而言。”
梁漱溟则在《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称:“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胡适则在《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中说:“文化(culture)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文化”的涵义在持续数十年的论争中,至今还没有一个学者们一致认可的结论。但是,它是一个烙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印记的整体却是毫无疑问的。
与“文化”相近的概念还有多个。首先是“文明”。“文明”成词很早,在《
周易》中我们可以多处找到。《周易·贲·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
王弼注:“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周易·同人·彖传》称:“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这里,“文明”显然与传统的“文化”十分相近,均与“威武”相对而言。但“文明”的意义又不仅限于此,它还具有“文章而光明”的意思。比如《周易·乾·文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尚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孔颖达疏:“舜性有深沉智慧,文章明鉴,温和之色,恭逊之容,由名闻远达,信能充实上下。”《
礼记·乐记》:“情深而文明”,孔颖达疏:“志起于内,思虑深远,是情深也;言之于外,情由言显,是文明也。”所以,传统“文明”的概念与今天流行的“文明”一词的涵义相去甚远。今天所说的“文明”一词同“文化”一样,也是“西学东渐”的舶来品。它来源于拉丁文civis,而civis不仅指罗马的公民身份,而且含有比当时外国人或野蛮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优越的意思。所以后人用“文明”代指原始社会——比野蛮阶段相对较高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文明”一词还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即用以表示“地域性文明”。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文明热”也在国内外扩展开来。正如对“文化”的解释一样,“文明”的内涵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无定论。而“文明”又常与“文化”混同。
钱穆称:“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