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虹,1956年10月生于
浙江省杭州市,1982年毕业于
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她结合多年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教学经验,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一整套较为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
人物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教授,任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级精品课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负责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电视新闻学》负责人,并于2008年获得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带领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2010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社会职务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会长。
被聘为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
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讲授的主要课程有:“
电视编辑”、“电视专题节目”、“电视广告艺术”等专业课程。
主要著作
《电视专题研究》、《电视摄影与编辑》及20小时教学节目、《电视写作》及6小时教学节目、面向21世纪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研究(北京市的科研项目),《电视广告谋划》和《世界电视之窗》,并发表论文多篇。
工作经历
1975.7参加工作
1991.1年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新闻硕士
人才培养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高晓虹重视运用契合电视专业特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她借助投影仪、电脑、DVD、
录像机等多种教学设备,通过展示图片、播放电视节目和
多媒体作品的方式,将讲授与演示相结合,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在授课时,她运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以及讨论式教学。教学中,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外业界创作前沿,从优秀电视作品里吸收新颖的创作观念,带领学生依据专业化标准赏析和评价电视节目,并从多角度展开分析与讨论。此外,她还带领学生梳理、归纳、剖析
学术期刊和研讨会上的各类学术观点。同时,在传授基本知识和理念之际,她注重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高晓虹创造性地提出了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的“五条线”教学体系,即写作线、外语线、观摩线、理论线、创作线,从这五个维度对人才进行立体式锻造。
教师培养
截至2010年5月,高晓虹已将30多位从事电视新闻教学科研的中青年教师送往美国
密苏里州新闻学院等传媒学府进修。她鼓励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高质量论文,从教授到助教,只要参加高水准学术会议,均可获得学院资助。
主讲课程
高晓虹教授的课程包括电视编导、影视艺术观念、
摄影与编辑、电视广告艺术、电视新闻概论、电视制作、电视画面编辑等。
教学成果
2001年,高晓虹荣获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与课程改革重点科研项目
优秀奖。
2005年,她负责的“面向21世纪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科研项目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
二等奖。
2007年,她主讲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其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学团队”。
2008年,高晓虹教授担任的《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9年和2013年,高晓虹两次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4年,高晓虹教授领衔的广播电视学教学团队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8年,她负责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获教育部教学成果
一等奖。
学生培养
截至2018年6月,高晓虹培养出了18位荣获中国新闻业从业者最高奖——
长江韬奋奖的优秀学生,这些学生涵盖主持人、时政新闻摄影记者、节目制作人、频道总监以及广播电视台长等不同岗位。
成就及荣誉
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1年获“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与课程改革重点科研项目
优秀奖;
2001年被评为北京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被评为北京高教系统“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
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
2007年在全国“十佳百优理论人才”评选中获“百优理论人才”称号、荣获第五届“北京电视十佳工作者”荣誉称号。
她所带领的团队在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学团队。
2008年,高晓虹教授担任的《
电视节目制作》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8年她获得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2009年先后获得了北京市教学成果
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
2012年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2014年荣获“
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教学名师。
2015年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1年9月26日入选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励名单。
教学实践
多年来,她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与实践、电视节目制作的教学与研究。2007年,她主讲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她所负责的科研项目“面向21世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在2005年获得国家级奖项:教育部教学成果
二等奖。她的主要著作有:《世界电视之窗》、《电视广告谋划》、《电视新闻摄影与编辑》等。多年来,她一直担任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会长,她先后被聘为2001年-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
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年-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7年5月,她被聘为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会长,2007年她分别担任了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委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经济节目奖的评委。2008年她被全国人大常委会聘为“2008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好新闻”评委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电教片“
红星奖”评委。
高晓虹教授结合多年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教学经验,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一整套较为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该体系围绕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理论、观摩、写作、英语、创作等五个维度对新闻传播人才进行锻造,与之对应的“21世纪传媒人才‘五条线’教学体系”的科研课题,2009年先后获得了北京市教学成果
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
高晓虹教授在教学同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陆续出版了《电视摄影与编辑》、《电视写作》、《电视广告谋划》和《世界电视之窗》等著作并主编了《欧美电视制作使用手册》。近年来,随着教学和科研的深入,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陆续发表了《真善美的和弦》(《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2期)、《在媒介融合前景下电视新闻的变革与创新》(《中国城市电视台论文集》2009年)、《论和谐社会语境下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4期)、《“
5·12汶川地震”电视直播报道带来的思考》(《现代传播》,2008年6月)、《
奥运会报道理念与手法的突破与创新》(《
电视研究》,2008年12期;)《直播的理念与要素分析》(05年10月《现代传播》)、《品牌时代的电视频道包装理念》(04年《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多篇论文。2008年,高晓虹教授主持的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重点课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媒介整合与信息传播应急体系构建》已经成功申报。她对学院的科研工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构想。这些构想对于推进新闻
传播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意义深远。
个人生活
高晓虹的爱人是在抢救火灾现场的过程中和她结缘的。
人物评价
高晓虹教授把教书育人视为生命,将全部的热情献给教育事业。纵观三十年的从教生涯,她始终将自己置身于三尺讲台,以一名优秀人民教师,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新闻传播学科,尤其是在广播电视新闻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屡获各级嘉奖。她带领电视与新闻学院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在学科基础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课程体系规划、开展国际化办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中国传媒大学校工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