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菊府
泰国下辖府
四色菊府(Sisaket province)是泰国七十六个府之一。
历史沿革
四色菊府原名为“区康城”,其后在其北畔建一新城池,称为“四色菊城”。两城曾发生地界纷争,遂于1938年将两城合二为一,升格为“四色菊府”。该府发现的许多高棉遗址表明,该地区至少在12世纪对高棉帝国至关重要,尽管当时人口稀少。据当地传统,该地区曾被称为Sri Nakorn Lamduan。后来在大城王朝博洛玛拉查三世统治时期(约15世纪末)建立了一个名为Khukhan的城镇。老挝族开始在该府北部定居,1786年形成了四色菊镇,隶属于Khukhan。1912年,乌敦他尼专区成立,管理该地区的大部分地区。1933年,专区制度结束,Khukhan府直接由曼谷管理。五年后,该镇和府的名称恢复为四色菊,含有Huai Nua的区被称为Khukhan。1994年建成的拉西萨莱水坝在2000年7月非正式停用,导致当地农村村庄遭受重创。
地理
四色菊府的面积约为 8,840平方公里。距首都曼谷约571公里。其疆域北接乌汶府黎府益梭通府;南濒柬埔寨;东连乌汶府;西毗素府。四色菊府的南部多为高原地带,山脉成簇状;西北部的沼泽纵横交错,地质是泥混砂。该府位于湄公河支流木棉河谷地带。南部是丹格雷克山脉,与柬埔寨接壤。全府森林总面积为1,025平方公里,占府域面积的11.5%。东南部的丹格雷克山脉有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名为考帕维哈恩国家公园。该公园成立于1998年3月20日,以柬埔寨境内的高棉帝国庙宇Preah Vihear寺(泰国称为Khao Phra Wihan)命名。
行政区划
四色菊府行政区共分为22县;再分成206区;最后再分为2,411条村。该府分为22个县(amphoes)。县再分为206个区(tambons)和2,411个村庄(mubans)。
1、四色菊府直辖县 (Mueang Sisaket)。
2、央春莲县 (Yang Chum Noi)。
3、干他拉隆县 (Kanthararom)。
4、干他拉叻县 (Kantharalak)。
5、区康县 (Khukhan)。
6、沛晚县 (Phrai Bueng)。
7、班固县 (Prang Ku)。
8、坤汉县 (Khun Han)。
9、(Rasi Salai)。
10、乌浦奔披柿县 (Uthumphon Phisai)。
11、明汶县 (Bueng Bun)。
12、汇他探县 (Huai Thap Than)。
13、暖坤县 (Non Khun)。
14、史拉达那县 (Si Rattana)。
15、喃京县 (Nam Kliang)。
16、旺欣县 (Wang Hin)。
17、甫信县 (Phu Sing)。
18、(Mueang Chan)。
19、(Benchalak)。
20、(Phayu)。
21、(Pho Si Suwan)。
22、(Sila Lat)。
人口
四色菊府居住着四个主要的民族群体:奎族、老挝族、高棉族和耶族。四色菊府是泰国北部高棉族人口较多的府之一。2000年的人口普查报告显示,26.2%的人口能说高棉语。这一比例低于1990年的普查结果,当时有30.2%的人口能说高棉语。大多数人口使用老挝语
名胜古迹
诗那卡隆公园
诗那卡隆公园(สวนสมเด็จศรีนครินทร์ Sri Nagarin Park)位于四色菊府直辖县,是当年为庆祝罗皇太后的寿辰而建。环境优美,面积广达3.2平方公里,有森林、湖泊,游客可租用帐篷及船只。每年3月至4月份,均在此举行“乔木花节”,有各种地方歌舞表演助庆,另有出售多种土特产、纪念品。
讪甘烹大石宫
讪甘烹大石宫(ปราสาทสระกำแพงใหญ่ Sra Kampaeng Yai 高棉语 Ruins):位于乌浦奔披柿县,建于1042年,为高棉族建筑艺术风格,壁画雕刻精巧。
讪甘烹小石宫
讪甘烹小石宫(ปราสาทสระกำแพงน้อย Sra Kampaeng Noi Khmer Ruins):位于乌浦奔披柿县,类似“讪甘烹大石宫”,但规模较小,建于同一时代。
班固佛塔
位于班固县,采用成排大砖块砌成,为高棉族建筑艺术风格,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汇珍瀑布
位于坤汉县,瀑布周团长满各种树木,有排列整齐的亭阁,环境优美,适合休闲和野餐。
考莫意亮山
位于干他拉叻县,可欣赏周围:“考柏威汉石宫”的美景,附近尚可遇到凹凸不平的石雕画。
哇芹目拉拍南寺
位于区康县,寺内供奉一尊大佛像,深受东北部人崇拜。
哇銮素孟卡拉喃寺
位于四色菊府直辖县,寺内有该府最美丽的藏经阁,为大城时代的建筑艺术风格,雕刻精美。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
行政区划
人口
名胜古迹
诗那卡隆公园
讪甘烹大石宫
讪甘烹小石宫
班固佛塔
汇珍瀑布
考莫意亮山
哇芹目拉拍南寺
哇銮素孟卡拉喃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