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皇后裴氏,唐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女性,出生于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的豪门望族,是右卫将军裴居道之女。
咸亨四年(673年)二月
壬午,裴氏嫁给李弘为妃。裴氏有妇德,
李治曾向侍臣说:“
东宫内政,吾无忧矣”。她和李弘的婚姻仅持续了两年,李弘在上元二年(675年)不幸暴死,
谥号“孝敬皇帝”。次年太子妃裴氏亡,九年后被追封为“哀皇后”,并陪葬于
恭陵。太子李弘的陵墓,称“
太子冢”,其北为哀皇后的寝陵,称“娘娘冢”。
文献中,关于哀皇后的记载极少,但即便这样,和
李弘一样,哀皇后的死也有不同的说法。当初,高宗和
武则天为太子选定的妃子是司卫少卿杨少俭的女儿
杨氏,她美貌出众,温文尔雅,但在准备结婚前,这位美妙佳人被花花公子也是武则天的外甥
贺兰敏之“糟蹋”。这样,三年后的
咸亨四年(673年)二月
壬午,
裴居道的女儿才又被纳为太子妃。
一种说法是:太子弘死后四年,其妃裴氏也死了,武则天想起自己的爱子,就追封裴氏儿媳为哀皇后,陪葬
恭陵。
另一种说法是:裴氏在宫中孤独地度过45年后去世,
开元六年(718年)“夏五月
乙未,孝敬哀皇后于恭陵”,而在《
全唐文》里宋温代朝廷作《哀皇后哀册文》则为第二天:“维开元六年岁次
戊午夏五月
甲午朔三日景申,哀皇后裴氏梓宫启自先殡,将迁纎于恭陵之山,礼也。”
李弘是有后裔的,在恭陵,一位
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白云岭下史家湾村居住着一李姓家族,该族人丁兴旺,历史久远,和睦团结,名人辈出。据老人们传说,该姓始祖即唐
李弘李弘之子李罡。上元二年(675),李弘在
洛阳市合璧宫绮云殿暴亡后,皇宫内部诸皇子之间为了争夺
东宫太子之位,互相倾轧,残酷争斗。
裴妃当时身怀六甲,害怕此子将来成为皇宫斗争的牺牲品,就以太子刚故不愿见人为由,深居皇宫,隐瞒了身怀六甲的实情。待孩子出世后,借后宫敕放宫女之机,设计将太子带出宫外,寄养于白云岭下
景山公园北麓。而裴妃因思君念子,郁郁寡欢,不久即随李弘而去,数十年后,裴妃寄养之子复姓李,正名为罡。
这时,皇宫已知李罡的真正身世,拟复其名位,而李罡甘愿一生以农为本,并嘱其子孙勿攀权贵,以桑田为业,与人为善,与世无争。每逢
清明节后,居住在史家湾村的
李姓后裔,即到
恭陵前焚香摆供,祭祀自己的先祖。
李治在
洛阳市为太子
李弘纳妃,选中了
裴居道之女裴氏。礼官表示需用
雪雁来举行婚礼,竟恰好就在皇宫后苑捕获。唐高宗非常高兴,称:“汉朝时捕获朱雁而兴盛礼乐,而今捕获白雁是完善人伦。昔日礼乐之事得到传颂,今日也当如此,我于德行没有惭愧了。”裴氏被立为太子妃后非常有福德,高宗因此常对侍臣说:“
东宫内事,我不需要再担心了。”
又召诣
东都,纳右卫将军裴居道女为妃。所司奏以白雁为贽,适会苑中获白雁,高宗喜曰:"汉获朱雁,遂为
乐府;今获白雁,得为婚贽。彼礼但成谣颂,此礼便首人伦,异代相望,我无惭德也。"裴氏甚有妇礼,
李治尝谓侍臣曰:"东宫内政,吾无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