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八年(1892年),赵启霖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906年,赵启霖担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其在任职期间多次上疏,吁请改革官制、禁绝鸦片、改革教育、赈济灾黎,又请将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从祀文庙。1907年,上《劾段芝贵及奕、载振疏》,揭发段以10万金向奕劻祝寿,用以贿买
黑龙江巡抚事,反遭诬革职。此事引起朝野愤愤不平,御史们抗疏辞职。清朝廷迫于舆论,收回成命,赵启霖得以复职。1909年任
四川省提学使。次年赵启霖辞职回乡,任湖南船山学社社长,著有《瀞园集》六卷。1935年,赵启霖逝世。
赵启霖幼时家境贫寒,得族戚资助,16岁时入县学,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人,十八年(1892年)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906年,担任河南道监察御史。九月,掌江苏道监察御史;十一月,兼署山西道监察御史。颇具维新思想的赵启霖,任职期间多次上疏,吁请改革官制、禁绝鸦片、改革教育、赈济灾黎。又请将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从祀文庙,为时人称道。
1907年,赵启霖上《劾段芝贵及奕劻、载振疏》,揭发直隶道员段芝贵以1.2万金购歌伎杨翠喜献于农工商部尚书载振为妾,又以10万金为庆亲王奕劻祝寿,因而换得黑龙江巡抚一职。然而,赵启霖却因弹劾三人之事反遭诬陷革职。此事引起朝野愤愤不平,御史们抗疏辞职。清朝廷迫于舆论,收回成命,赵启霖得以复职。
1909年,赵启霖出任四川提学使,在蜀整顿学风,革除陋规,被同僚赠“铁面耆臣”匾额,据说这块扁至今保存在当地一农户家。次年赵启霖辞职回乡,任湖南船山学社社长,著有《瀞园集》六卷。1935年,赵启霖逝世。
光绪三十二年(1906)直隶候补道员段芝贵以1.2万金购歌妓杨翠喜献于农工商部尚书载振(奕助之子)为妾,又以10万金为庆亲王奕助祝寿。段芝贵在第二年的“东北改制”中竟越级任命为黑龙江巡抚。此事一发生,朝野上下,人言籍籍,顿时舆论大哗,报纸讥评,连东京报纸都详记其事。但大多畏惧权势,不敢撄捋虎须。赵启霖从国家大势出发,认为黑龙江位处边陲,为东三省重中之重,值此日俄交涉多事之秋,应当选取能臣。然而,朝廷却安排一个声望、才能、品德、资历、级别均很可疑的段芝贵担此重任。出于言官职责,赵启霖挺身而出,以其愚诚,慷慨陈词,指出他们“置时艰于不问,置大计于不顾,尤谓无心肝,不思东三省为何等重要之地,他族逼处为何等危迫之时,改设巡抚为何等关系之事。此时交通贿赂,欺朝廷,明目张胆,无复顾忌,真孔子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者矣”。此疏一上,朝廷震动,不得不撤去段芝贵布政使衔,并且不允署理黑龙江巡抚,同时开去载振的一切差缺。
清廷为缓和舆论,派醇亲王载沣、大学士孙家前往天津访查。他们不明察事实真相,根据一面之词,指控赵启霖“于亲贵重臣名节所关,不详加访察,仅以毫无根据之词,率行入奏,任意污蔑”。于是赵启霖被“即行革职,以示惩儆”。赵启霖落职,当时舆论大哗,上海《申报》以“不畏强梁”为题抨击此事,并附《翰林打虎》漫画。而且还有以此事为素材,写小说、戏剧及仿《长恨歌》作诗的。赵启霖由此直声远震,与江春霖、赵炳麟被时人称为“乌台(即御史台)三霖”。
赵启霖去职消息传出,当时就有湖南提学使吴庆坻发电报到北京,要他回湘,监督高等学堂,并且认为赵启霖的学行“在湘中士大夫当首屈一指,余所最心折者”。赵启霖启程返湘,京师士大夫更是纷纷馈赠为别,“乃至数十人集会饯行,摄影为别”。路过汉口时,张之洞对于赵启霖也是“款留盘桓”。此时,“乌台三霖”另外两人江春霖、赵炳麟及陆宝忠等为赵启霖交章保荐。赵启霖四月落职,六月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