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集乡位于
淮滨县西南部,是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学家、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盼遂先生故里。明代
卢姓在此地建村,名曰卢家集,建国以后改称芦集。
历史沿革
明代卢姓在此地建村,名曰卢家集,建国以后改称芦集。芦集乡距淮滨县城22千米。南临
淮河与
潢川县子镇和来龙镇相望,北接
新里镇,东北与马集相邻,西与
息县以
闾河为界,面积67.39平方公里。
1949年属马集区,1951年设芦集乡,1952年属新里区,1958年设新里公社,1960年改芦集公社,1983年改乡。
1997年,面积49.7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芦集、杨寨、叶集、项庄、莲花、刘台、张楼、新庄、马埠口、宋湾、李寨、白营、邢营、程营、梁围、项营16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吉庙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芦集乡管辖。
附:吉庙乡位于
淮滨县西部,距县城23千米。信(阳)阜(阳)公路穿境。 〔沿革〕原属芦集乡,1988年析置吉庙经济开发管理区,1991年改乡。1997年,面积42.4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淮滨、吉庙、董空、尹营、大王庄、李新寨、王家空、许老围孜、龙王庙9个行政村。2005年并入芦集乡
行政区划
辖芦集、程营、李寨、莲花、梁圩、刘台、白营、马埠口、宋湾、项营、
项庄、新庄、邢营、杨寨、
六安市叶集区、张楼、吉庙、董空、淮滨、大王庄、李新寨、龙王庙、王家空、许老围、尹营25个行政村。 251个村民组,总人口5万余人。信(阳)阜(阳)公路从开发区穿境而过。
〔代码〕411527212:~201芦集村 ~202程营村 ~203李寨村 ~204莲花村 ~205梁圩村 ~206刘台村 ~207白营村 ~208马埠口村 ~209宋湾村 ~210项营村 ~211项庄村 ~212新庄村 ~213邢营村 ~214杨寨村 ~215叶集村 ~216张楼村 ~217吉庙村 ~218董空村 ~219淮滨村 ~220大王庄村 ~221李新寨村 ~222龙王庙村 ~223王家空村 ~224许老围村 ~225尹营村
城乡一体化建设
2011年为推进我乡城乡一体化建设,解决王家空村民住房困难,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王家村实施新农村居民点建设工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为了加强对王家空村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领导,推进该项工作又好又快的进行,切实改善王家空村群众的居住环境。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乡党政班子联席会议,调整充实了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乡国土所、村镇中心、王家空村委员会为成员单位,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落实了5名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了相关办公设施。
二、规范运作,落实责任。在建设过程中,严格做到阳光操作,依照相关政策法规运作,节约集约用地,充分挖掘现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严格工程建设管理,抓好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把新村建设中的土地征用、商品房建设、道路建设、自来水管道铺设、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任务细化,进行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
三、加强督促,重在落实。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王家空新村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和日常指导,督促工作进度,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月召开一次联席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部署全面工作。其下属办公室强化对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督办力度,每周检查一次各工作进度,对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实行周通报制度。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各责任单位既各负其责,促进了工作落实,又通力协作,确保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主体多元,共同参与的投融资运作机制,我乡在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挖掘潜力,对王家空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比重,在农业基础设施、村庄整治、道路建设、河道整治、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面投入引导性的奖励补助资金。同时,乡政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思路,通过招商引资,民间融资等办法,加快了该村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现王家空新村占地面积2.33公顷,采取2间2层一个院子的户型,每户占地面积140平方米;东西、南北路成十字型,各已修建一条15米宽的
水泥路,主要街道已硬化,达8400平方米,已安置太阳能路灯30盏;准备建设高标准绿化广场一处,占地2600平方米,绿化带2000米,修建下水道1200米,水冲式公厕两座;该建设点可建成160户,入住600人,现已入住60户,同时该村老宅基可增加土地复垦面积300多亩。
著名人物
刘盼遂(1896~1966),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名铭志,字盼遂,芦集乡刘套楼村人。刘盼遂先生一生从事对古代文献典籍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在经学、小学、
历史学、文学、
钟鼎、甲骨、校勘、目录等方面造诣精深。尤精于小学,即音韵、文字、训等学问,曾出版《文字音韵学论丛》、《
段王学五种》等著作,对古音分部和段王学的整理与研究,远迈前贤,达到新的领域。他还善于将小学的学问运用于笺释、校勘、辨伪、辑佚、考古等方面,著有《论衡集解》,此书被叶圣陶先生赞为“建国后古籍整理研究方面最重要的成果”,而《颜氏家训校笺》、《颜氏家训校笺补证》、《世说新语集解》、《天问校笺》等著作,以及《穆天子传古文考》、《嫦娥考》等论文,在学术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人们研读、征引的重要根据。
刘铭恕(1911.10-2000)著名的敦煌学专家。1911年10月生。1933年
中国大学国文系毕业,1935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61年调入
郑州大学。主要从事
古文字学、史部目录学、古籍选读等课程的教学和
考古学、
古代史、佛教史、敦煌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有《关于沂南画像》、《试说近年出土的两组珠子》、《泉州丰石刻三跋》、《斯坦因劫经录》、《元代的几项科技交流》、《敦煌遗书丛识》、《隋唐时代的僧佣和门僧制》、《有感于开封犹太四碑文变迁》、《丝路掇琐》、《龙门石窟三题》、《关于古代石窟二、三问题》、《现代汉语中的蒙古语——巴式》、《宋代科技杂论》等论著。
刘灿章,1954年5月生,
淮滨县人,
河南大学编辑研究生毕业,曾任
河南美术出版社办公室主任、《青少年书法》编辑部主任,、《青少年书法》杂志执行主编,现为河南美术出版社编审。书法编辑部主任,
河南省优秀编辑。河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当代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河南省书协理事兼学术委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