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女,
汉族,1978年4月出生,湖南湘潭人,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工程防灾减灾,包括混凝土结构抗火、结构加固、工程抗震、新型混凝土材料和再生混凝土。
2000年6月毕业于
湖南大学,获得
建筑工程专业
学士。2005年6月,同校获得
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7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系任教至今。2008年12月,应邀到
香港理工大学进行短期访问。2009年底被华南理工大学聘为副教授。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作为
访问学者在美国
密歇根州立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15年9月晋升为教授,并于2017年6月成为博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2项、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广州市科技计划等其它各类纵向课题10余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课题近10项,主持
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施工监测、广州市
中山纪念堂舞台区域承重能力评估及安全性能鉴定、
核电站超大型
冷却塔抗震性能研究、钢板叠和周边焊接穿孔补强实验、长隆大马戏表演剧场
钢结构网壳
有限元分析及动力测试等10余项横向项目。
至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近30篇。参编
广东省地方标准2部,参编教材3部。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
二等奖1项、
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张海燕教授是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她还是《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Engineering Structures》《
建筑结构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的审稿人。
2010年,参与的“大跨空间结构施工监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
广东省科学技术
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