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秋
潘艳秋
潘艳秋,女,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主要学历 工学学士,1984年,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
工学硕士,1987年,大连理工大学,煤化工专业
工学博士,2008年,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
工作经历
1987年-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教员
1992.9-1993.3 俄罗斯商务合作
2002.4-2010.1 化工学院教务办公室主任
2008.1-2010.1.20 化工学院分党委副书记
2008.3- 大连理工大学工会副主席(兼) 2010.1-2011.1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化工学院副院长
社会兼职 <化工高等教育>编委
出版著作和论文
著作:(1999~)
化工原理(下),主编及章节编写,高教社,2009.11
化工原理(上),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
化工原理实验,参编,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编写18万字)
传递原理教与学参考,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05(编写14万字)
科研论文
姚平经 樊希山 匡国柱 王世广 潘艳秋 都健 王瑶 贺高红,过程系统能量集成技术,石油和化工节能, 2005 年第 5 期,12-14
李胜利、潘艳秋、岳宇、王同华、姚平经,管式膜微滤机理模型的研究进展,化学通报,2006,69(2):w022.
岳 宇、潘艳秋、李胜利、王同华,膜法处理二氧化钛废液的研究进展,化学通报,2006,69(4):w047
周彦明、潘艳秋、王同华、姚平经,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气体分离中的研究进展,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23(12):1263-1266.
潘艳秋、李凤延、张威、王婷婷、王同华,气液两相流在炭膜微滤钛白悬浮液中的应用研究,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9年2月,23(1),34-38。EI收录 Pan Yan-qiu
张万栋,王同华*,潘艳秋,煤基管状炭膜的制备及应用,膜科学与技术,2009,29(5),34-38
乌日娜、王同华、修志龙、郭峰、潘艳秋、银建中,生物柴油合成用木质素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现代化工,2009,29卷增刊,155-157
乌日娜; 王同华; 修志龙; 郭峰; 潘艳秋; 银建中,生物质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学报,2009年 12期
王婷婷、潘艳秋、王同华,二氧化钛动态膜在油水乳化液分离中的应用研究,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年第24卷第1期,22-28。EI收录 Pan Yan-qiu
徐夫臣、潘艳秋、王同华,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过程的强化研究,现代化工,2010年3月,第30卷第3期。69-72
潘艳秋、余雅兰、徐夫臣, 真空膜蒸馏NaCl水溶液过程的模拟研,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50卷,第3期,328-333
教学研究论文
1.张述伟韩轶、潘艳秋、匡国柱,创办化工英语强化班 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化工高等教育,2003,3(77),52-53
2. 毕丽鸿,张述伟,匡国柱,李志义,潘艳秋,实行学分绩点制,培养创新型 人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增刊),105
3. 张述伟,潘艳秋,韩轶,构建英语强化班培养模式 培养复合型高等素质人 才, 大连理工学学报2003年增刊,2003.12,
4.潘艳秋,匡国柱,喻建良,张述伟,都健,化工过程与设备课程设计的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4年第2期,101页。
5.匡国柱,张述伟,潘艳秋,化工高校提高人才素质培养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化 工高等教育,2004年第2期,39-42
6. 吴雪梅、潘艳秋、贺高红,《传热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化工高等教 育,2005,86(4),67-68
7.潘艳秋、张述伟、毕丽鸿、候英华、赵江涛,学分点制在本科教育中的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第1期,38-40。
8. 潘艳秋、张述伟,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化工高等教育,2007,96(4),61-63
9. 吴雪梅、潘艳秋、贺高红,圆筒壁外加肋片以及保温层传热的比较教学,化工高等教育,2008,25(3),81-82。
10.赵毅吴雪梅、潘艳秋、贺高红孙力,精馏操作型问题的讨论,化工高等教育,2008,25(5),92-93,97
11.潘艳秋、张述伟、韩轶,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化工创新人才,化工高等教育,2009,26(6),42-45
工作成果
1.姚平经、樊希山、匡国柱、王世广、潘艳秋、都健,能量集成技术的应用,“第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2005年12月
2. 姚平经、樊希山、匡国柱、王世广、潘艳秋等,过程系统能量集成技术,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12月
3.潘艳秋,管状多孔炭膜处理二氧化钛悬浮液的研究,2007年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2007.7,大连市科学技术学会
4.王同华邱介山梁长海曹义鸣,潘艳秋,炭基膜材料的结构设计、可控制备及功能化,高等学校自然科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2009.1。
5.贺高红吴雪梅、潘艳秋、孙力等(其余均为学生),炼厂气梯级回收技术,2009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10月。2009JBR0465-1-11
教学奖励
1.匡国柱、张述伟、潘艳秋,化工高校提高人才素质培养途径与方法的研究,2005年全国化工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全国化工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7月
2.张述伟、匡国柱,李志义、潘艳秋,韩轶,试行学分绩点制,全面推进教学改革,辽宁省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6月
3.樊希山、王刚、都健、潘艳秋、孙力,化工原理实验室的全面建设与改革,辽宁省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6月。
4.匡国柱、张述伟、潘艳秋,化工高校提高人才素质培养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次优秀高教科研论文、专著评选,三等奖,2005年,。
5.潘艳秋、匡国柱、史启才、张晓冬、董宏光,《化工过程与设备课程设计》课程的全面建设,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
6.匡国柱、张述伟、潘艳秋、于志家、都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系列课程建设,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
7.2009年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大学生国际竟争能力,朱泓王殿龙、潘艳秋、林鸿飞谭毅,2009.9
8.2009年,大连市三育人标兵,大连市国际劳动节奖章
9.2009年,宝钢教育基金奖优秀教师奖。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工作经历
出版著作和论文
科研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工作成果
教学奖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