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猪笼草
阿里猪笼草
阿里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 alisaputrana),又名豹纹猪笼草(Leopard Pitcher-Plant),是由豹斑猪笼草(N. burbidgeae)和马来王猪笼草(N. rajah)杂交得到的自然杂交种,该物种仅存在于婆罗洲沙巴的京那巴鲁山。其得名于沙巴公园信托局前董事长拿督·阿里。其亲本都生长于海拔1930至1950米处。
形态特征
阿里猪笼草继承了父母本双方的性状,特别是它继承了马来王猪笼草捕虫笼巨大的尺寸。马来王猪笼草其他的杂交种都没有可以与之媲美的捕虫笼。阿里猪笼草区别于豹斑猪笼草的特点是,其唇更宽,笼盖更大。而区别于马来王猪笼草的特点是,其笼盖的结构不同,毛被为褐色且较短,唇较窄且更接近于圆柱形,捕虫笼的颜色通常为黄绿色并具红色或棕色的斑点。因此,安西娅·飞利浦和安东尼·兰姆也将阿里猪笼草称为“豹纹猪笼草”。阿里猪笼草的唇为绿色至栗色,具紫色的条纹。叶片为略呈盾形。阿里猪笼草很善于攀爬,很容易产生上位笼。
阿里猪笼草的形态更接近马来王猪笼草,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很大,一般不会将它们混淆。不过,这样的错误仍发生过,阿德里安·斯莱克的所著的《食虫植物与种植》(昆虫纲Eating Plants and How to Grow Them)中的马来王猪笼草,实为阿里猪笼草。
分布范围
阿里猪笼草仅存在于婆罗洲沙巴的京那巴鲁山,生长于海拔1930至1950米处。
植物学史
阿里猪笼草于1992年由J·H·亚当和C·C·威尔科克首次描述。其分布仅已知于基纳巴卢国家公园内海拔约2000米的贫瘠地区。
分类关系
2002年,植物生化素筛查和色谱法被用于研究存在于阿里猪笼草及其假定亲本中的酚类化合物和无色花青苷。该研究基于九份干燥的叶片标本。其包含8个色谱分析项,分别为酚酸黄酮醇黄酮、无色花青、未知类黄酮1和未知类黄酮3。这些物质在阿里猪笼草、豹斑猪笼草马来王猪笼草中的分布状况如表。同时,还对阿里猪笼草的一个组织培养样品进行了测试。
在豹斑猪笼草组织中未发现木犀草素花青素和未知类黄酮3,未知类黄酮1的含量极少。阿里猪笼草样本的色谱图呈现出与其假定的亲本互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植物学史
分类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