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尖头蜢
昆虫纲直翅目动物
大尖头蜢是昆虫纲直翅目的一种大型昆虫,体色多为绿色或枯草色。雌虫体型大而粗壮,体长可达80毫米,雄虫则相对瘦小,体长约为45毫米。在某些情况下,其前翅上可能会有一纵列白点。
形态特征
大尖头蜢的成虫体型较大,体色多变,可为绿色或枯草色。雌虫体型大而粗壮,体长可达80毫米,雄虫则相对瘦小,体长约为45毫米。雌虫的体形特征为大而粗壮,雄虫则相对瘦小。头部长而突出,呈圆锥形,背面中央有一纵隆线。前胸背板比头略短,中部稍狭隘,前缘成直线,后缘角尖,背面有3道纵隆线及1道横沟。侧板前缘作斜线,后缘向前凹入,后角尖。触角扁平如剑,稍短于头和前胸背板之和。前翅狭长,超过腹部末端,末端尖。后翅淡黄绿色。后足腿节细长。雄虫下生殖板圆锥形,雌虫产卵管甚短,无齿列。
生物学特性
大尖头蜢一年发生1代,在宁夏银川地区8~9月间成虫多见。成虫产卵于土壤中,以卵块越冬。该虫适生范围广,平原、山坡地都有发生。管理粗放、杂草丛生和靠近河滩、荒地的农田发生多。
主要危害
大尖头蜢主要危害禾本科禾本科杂草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农区要精耕细作,合理灌溉,改良盐碱地。深翻土壤25~30厘米深,细致耙耱,通过曝晒、机械杀伤或释放天敌来消灭虫卵,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要及时清除农田四周河沟渠的杂草,破坏蚱蜢的生存环境。要创造有利于蝗虫天敌生存繁殖的条件,保护和利用天敌。牧区要改造植被群落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
(2) 人工捕杀虫口密度不大时,可组织人工撒网捕杀。
(3) 毒饵诱杀在蝗蝻低龄期,施用微孢子虫高浓缩水剂用麦麸作载体,制成麦麸饵料。饵料含孢量要达到每克1.5×108~3×108个。每667米2施用毒饵100~150克。
还可用麦糠或新鲜碎草、水、40%的氧化乐果乳油以100:100:0.6的比例混合拌匀制成毒饵,在晴天无风时施用。每667米2用量1.5~2千克,随配随撒。用药后在醒目的地方设立标牌或派专人看管。
(4) 药剂防治在蝗蝻3龄以前施药,喷雾每公顷用50%马拉硫磷乳油900~1350毫升,或40%乐果乳油750~1050毫升,或25%敌·马乳油2250~3000毫升,或2.5%溴氰菊酯乳油450毫升左右。喷粉法施药每公顷用4%敌马粉剂30千克。施药应选择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
地理分布
大尖头蜢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等地。
参考资料
秋后的蚂蚱 .搜狐网.2024-10-08
大尖头蜢.B站.2024-10-0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主要危害
防治方法
地理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