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村
侯门村
五寨乡侯门村位于平和、漳浦县云霄县三县交界处,是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重点“山、老、边”贫困村之一,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是县级文明村、漳州市2009年村容整洁示范点和平和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辖区内有名胜风景区龙须和对台农业无公害蔬菜示范区,平均海拔380米,气候温和。
基本概况
全村由9个自然村组成,分11个生产组,675户2685人,劳动力1243人,全村耕地面积2365亩,人均0.82亩,山地,面积27000亩,是漳州市蔬菜种植专业村,群众主要收入是蔬菜、水果、水稻生产和劳务输出。近年来,在五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侯门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为指导,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去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侯门村的建设,侯门村被列为城乡共建文明和谐示范村,开展了城乡共建农村美好家园工作。
经济发展
该村地处偏僻,经济基础弱,是市重点扶贫村,近年来,侯门村紧紧抓住市挂钩扶贫的有利契机,围绕“四 抓、四实现、二鼓励”的工作思路(即抓短平快项目,实现当年增收;抓果蔬及林业种植,实现稳固脱贫;抓龙头项目,实现集体增收实力;抓基础设施,实现环境改善。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鼓励和支持土地集中流转及订单农业),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以发展“短平快”、“订单农业”及高科技农业为抓手,努力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社会服务化水平。侯门村立足本村实际,发挥优势,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发展思路,以提供种苗、化肥、小额贷款的方式,扶持群众发展果、林、蘑菇、蔬菜、庭院经济等,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经济发展能力。近年来,侯门村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立足创“品种、规模化、产业化、短平快”四个特色,注重设施农业建设,搭建钢管大棚,建设便捷道路,铺设高标准灌溉渠道,完成蔬菜无公害认证,发展高优蔬菜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使侯门村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村民人均收入实现翻番。
基础设施
近年来,侯门村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基本完成各小组道路硬化、危桥、水毁坡圳修复、侯门小学校舍修缮、侯门村址建设以及家园清洁行动等等,同时结合村容整洁行动,进行旧楼旧宅、禽畜及公私厕的拆除、土地整平、主要道路路基拓宽改造及饮用水、排水沟的建设,道路硬化、电线改造、公园、凉亭建设、村内绿化、公厕等工作,不断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做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当日垃圾日产(企业)日消,无乱倒垃圾污水、乱堆乱放杂物等现象,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引导群众创建优美人居环境。按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量力而为,逐步完善”的原则,切实抓好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添置完善各种文娱体育设施,深入挖掘各种民间艺术,推动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合理利用社内大榕树、鹰仔石、海狮石景点等,建设农民休闲公园、凉亭等,让群众享受到“公园就在我身边”的待遇,重点进行道路硬化、空地绿化、公厕、排水设施、篮球场建设等工作。
旅游资源
龙须洞”或称“龙须崆”,位于平和县五寨乡漳浦县交界处。“龙须洞”其实是暗河的入水口,溪水汇集到这里,通过地下暗河流到漳浦去了。这个洞直径大约有5米宽,深约8米,洞口向天,侯门溪上游的水都汇集到这里,流入洞中,洞底有很多的水,碧蓝碧蓝的,深不可测,像一口大的水井。记者发现,洞以上的溪水还是比较充盈,但是洞以下的河床是干枯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龙须洞”它位于五寨乡与漳浦交界处,说是洞,其实不是,它是一段地下暗河,溪水汇集到这里,通过地下暗河流到漳浦去了,怪不得下游是干枯的。“龙须洞”的另一奇观就是:“龙须洞”所在的长达两千多米的河床和峡谷间,分布着无数个奇形怪状的石臼。它们或缸状、或碗状、或盆状、或壶形、或柱状,犹如一个雕塑的艺术大观园,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和游客前往探奇、观赏。当地人介绍说,这些石臼群长期淹没在水底,无人知晓,近年来上游拦河筑坝蓄水,这些石臼群才得以浮出水面,得以和世人见面。
专家认为,这些奇怪的石臼可能是冰川运动产生的冰臼。只有冰川运动对地貌的变化才会这么深刻,水流冲刷不大可能形成这种大规模的奇观。冰臼,是古冰川作用形成的重要遗迹,是古冰川曾经存在过的重要证据。在平和发现这些数量众多的石臼状地貌特征,它们到底是不是百万年前的冰臼,有待专家考证。专业人士认为,只有冰川运动对地貌的变化才会这么深刻,水流冲刷几乎不可能形成这种奇观。这一千古奇观的发现,不仅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而且对研究平和古气候、古地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平和县有关部门已着手研究,准备将“龙须洞”开发成又一个旅游新景点。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
旅游资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