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
发生在关节部位腱鞘内的良性囊肿
腱鞘囊肿(ganglion)是发生在手部和足部关节或腱鞘内的结缔组织黏液变性所形成的囊肿。多数人认为是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所致,部分与外伤有关。
临床上分为单房型和多房型两种,单房型最常见,少数为多房型。囊的外壁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内壁由滑膜细胞组成光滑的白膜。囊内为无色透明的胶状黏液,与关节腔或腱鞘滑膜腔是否相通,尚有争议。好发于腕部背侧及足背,亦见于膝及肘关节附近的肌腱和腱膜处。主要症状为肿块,很少有疼痛。肿块生长缓慢,呈圆形、大小不一,一般不超过2cm,质软,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基底较固定。当囊肿发生在腕管或小鱼际时,可压迫正中神经损伤或尺神经,引起感觉障碍或肌肉萎缩。如囊肿发生在腕部背侧时,将腕关节向掌侧屈,则肿块更突出,张力也增加,局部可有酸痛;相反,将腕关节背伸时,则肿块张力减小,可及波动。少数囊肿可以自行消失,多数囊肿持续存在或有增大,需进行治疗。。腱鞘囊肿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不过有70%发生在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群,患者多为女性。本病极少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1893年莱德豪斯(Ledderhose)首次提出的腱鞘囊肿起源于纤维结缔组织的假说则构成了现代理论的基础。2013年,穆拉特(Murat)报告使用吸引及囊腔内注射甲泼尼龙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小的囊肿可用手指挤压使其破裂吸收;或用粗针头抽液后囊内注人醋酸氢化可的松类药物,然后加压包扎,疗效良好,但有时容易复发。对较大的囊肿,或有症状的囊肿,或保守治疗无效和手指挤压破裂后复发的囊肿,可行囊肿切除术。手术时应将整个囊肿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组织一并切除,以免复发。
定义
腱鞘囊肿(ganglion)是关节附近的一种囊性肿块,病因尚不太清楚。慢性损伤使滑膜腔内滑液增多而形成囊性疝出,或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将手、足小关节处的滑液囊疝(腕背侧舟月关节、足背中跗关节等处)和发生在肌腱的腱鞘囊肿统称为腱鞘囊肿。而大关节的囊性疝另行命名,如膝关节后方的囊性疝叫腘窝囊肿或Baker囊肿。
分型
腱鞘囊肿是发生在手部和足部关节或腱鞘内的结缔组织黏液变性所形成的囊肿。
腕背腱鞘囊肿
腕背腱鞘囊肿占手部和腕部鞘囊肿的60%~70%,主囊肿位于舟月韧带上,容易诊断,囊肿也可以长在伸直肌腱之间的任何部位,可通过长蒂连接在韧带上。
隐匿型腕背腱鞘囊肿
与突出的腕背腱鞘囊肿不同,隐匿性腕背腱鞘囊肿容易漏诊,只有在极度屈曲腕关节的情况下才能摸到,物理诊断时与健谢手腕对比有帮助。隐匿性腕背腱鞘囊肿有可能是难以解释的腕部疼痛和异常压痛的原因,这可能与囊肿和骨间背俱神经关系密切有关,特别是在手腕背屈损伤后,很难鉴别隐匿性腕背腱鞘囊肿与舟月韧带拉伤或其他骨间韧带损伤,存在囊肿不能除外腕关节疼痛的其他原因。
复发性腕背腱鞘囊肿
治疗与原发性腱鞘囊肿的一样,由于有痕手术更加复杂,仔细剔除肌腱和感觉神经上的痕。
腕背综合征与嵌顿
背侧囊肿无论明显与否,多数与舟骨周围韧带损伤有关,且多与腕背综合征相关,任何导致舟骨周围软组织急性或慢性创伤都会造成囊种的发生,多数情况下患者有急性腕关节过伸损伤,报道如果患者腕背综合征的诊断成立,腕背囊种的复发率为62%。
腕掌侧囊肿
第二常见的腱鞘囊肿是腕掌侧囊肿,占18%~20%,最多见长在桡骨远侧缘或稍微远侧的舟骨结节上,前者来自桡腕关节关节囊或韧带纤维,在掌侧腕横纹下,在桡侧屈腕肌腱和外展拇长肌腱之间(图65-24),主囊在桡动脉分叉处,分离时要仔细。其他腕掌侧腿鞘囊肿来自舟骨大多角骨关节,
腕掌侧的腱鞘囊肿在临床检查时比较小,但在手术中范围很大,多房囊蔓延到鱼际肌下方,顺着桡侧屈腱膜生长,长人腕管中,长在腕背伸肌腱第一鞘管下,甚至长到虎口,术前应仔细触摸检查。
屈肌腱鞘的腱鞘囊肿
第三常见的鞘囊肿,占10%-12%,来自屈肌腱腱鞘近侧环状韧带,比较小,质地韧、压痛,在掌指关节纹下(图65-27),囊肿不随肌腱活动。用针头刺破或按摩手指挤破囊种可以暂时不用手术。有几种保守治疗方法可以用,但是要让患者知道有复发可能,有时囊种邻近指神经。
手部的其他腱鞘囊肿
腕背、腕掌侧、屈肌腱鞘管和远侧指间关节的腱鞘囊肿占手部腱鞘囊肿的90%,其他部位的仅占10%。治疗方法是相似的。
近侧指间关节的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生长在近侧指间关节的背侧,来自关节囊,穿透中央束与外侧束之间的斜行纤维。这种囊肿比较小,3~5mm,有压痛,有时影响关节活动。
伸指肌腱的腱鞘囊肿
来自肌腱表面或内部的腱鞘囊肿。在掌骨上方,伸直手指时随着肌腱向近侧活动。与腕背腱鞘囊肿、腕掌关节骨突、伸指肌腱的腱鞘炎容易混淆,需要鉴别。主诉疼痛、压痛,活动手指时有弹响。
其他部位的腱鞘囊肿
腕背伸肌腱第1筋膜室的腱鞘囊肿
腕背伸肌腱第1筋膜室的腱鞘囊肿附着在伸肌腱第1筋膜室上,见于急性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除了松解肌腱,切除受累的腱鞘和囊肿。注意保护桡神经感觉支,伸拇短肌腱的单独筋膜室(有时有)需要松开。
腕管内
临床症状是腕骨掌侧的腱鞘囊肿压迫正中神经。腕掌侧腱鞘囊肿向远尺侧蔓延压迫正中神经也可以产生相同的症状。手术松解探查腕管,切除囊肿。
尺管内
尺管内腱鞘囊肿压迫尺神经,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这种腱鞘囊肿往往来自钩骨周围关节,分开小鱼际肌肉,或沿着运动支生长。有的只引起第1背侧骨间肌肉萎缩。治疗必须及早切除囊肿,以免尺神经受到永久性损伤。
骨内腱鞘囊肿
骨内腱鞘囊肿罕见,常常在放射拍片时意外发现,越来越认为是腕部疼痛的原因。手术治疗最好在其他可能引起腕部疼痛的原因排除后进行。如果有适应证,刮骨加植骨即可。术中仔细探查关节以排除术前没有发现的问题。并非总能够发现关节腔与骨内囊肿的交通。其组织学表现与软组织内囊肿的一样。
病因
腱鞘囊肿的发病原因不明。多数人认为是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所致,部分与外伤有关。
流行病学
腱鞘囊肿多见于手、脚的关节和肌腱部位,是一种良性囊肿,临床发生率较高。其通常呈现为单个大型囊肿,一般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腱鞘囊肿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不过有70%发生在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群,患者多为女性。本病极少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
病理生理学
腱鞘囊肿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关连,但不连通关节腔或腱鞘滑膜腔。囊腔多为单腔但也有多房者。囊壁为致密硬韧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无衬内细胞,囊内为无色的透明胶样黏液。
临床表现
腕背、桡侧腕屈肌腱及足背发病率最高,手指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处也常见到。
病变部出现一缓慢长大肿物,肿物较小时无症状,长大到一定程度活动关节时有酸胀感。
检查诊断
检查
X线
在放射平片上没有明显异常,偶尔在腕部有骨内囊肿。在远侧指间关节或腕掌关节附近出现囊肿,有骨性关节炎的表现。
造影
关节造影发现腕部腱鞘囊肿与腕关节相通,但是囊肿造影却没有发现二者相通。
诊断
在多数情况下,通过病史、物理检查、透光方法以及抽吸能够获得明确诊断。
主要症状为肿块,很少有疼痛。肿块生长缓慢,呈圆形、大小不一,一般不超过2cm,质软,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基底较固定。
鉴别诊断
引起腕背弥漫肿胀的其他疾病,如伸肌腱腱鞘炎脂肪瘤和手部其他肿瘤,应该注意与腱鞘囊肿鉴别诊断。在多数情况下,通过病史、物理检查、透光方法以及抽吸能够获得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
方法简单、痛苦较少,同时修复关节囊以减少复发。
治疗原则
腱鞘囊肿有时可被挤压破裂而自愈。多数囊肿持续存在或有增大,需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高。
非手术治疗
囊内容物排出后,在囊内注人药物或留置可取出的无菌异物(如缝扎粗丝线),并加压包扎,使囊腔粘连而消失。通常是在囊内注入醋酸泼尼松龙0.5ml,然后加压包扎。该方法简单、痛苦较少,但有一定复发率。
手术治疗
手指腱鞘囊肿一般较小,穿刺后复发率较高,多次复发者可手术切除。术中应完整切除囊肿,勿残留囊壁。如系腱鞘发生者,应同时切除部分相连的腱鞘;如系关节囊滑膜疝出,应在根部缝扎切除,同时修复关节囊以减少复发。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2.X线检查和心电图X线检查查看骨关节有无改变。
准备
1.按照麻醉方式备皮,范围以切口为中心上下20cm以上,备皮时切记勿损伤皮肤,指导患者做好清洁、修剪指甲、更换病员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2.术前8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以减轻胃肠负担,防止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呕吐或误吸。
术后处理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根据医使用心电监护及,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记录。
2.体位护理 臂丛麻醉选择去枕平卧4小时,患肢抬高使之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预防。注意患肢的保暖.严禁患侧卧位,避免患肢受压。
3.观察渗血及血运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及出血等情况,渗血范围是否扩大。严格交接班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出血过多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及手指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护理 石膏是维持固定,保持肢体的特殊位置。指导患者勿随意拆除石膏,在石膏未干之前勿挤压,防止凹陷形成局部压疮,保持石膏的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注意观察石膏固定肢体的末梢血液循环,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子处理。
并发症
出血
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有渗出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按医嘱给予止血药及局部压迫止血。
关节僵硬
由于石膏固定的时间过长,易导致关节僵硬,指导患者抬高患肢,用健侧按摩未固定的关节处。
预防
1.平时注意保护腕关节、足小关节等处,避免劳损,特别是像在办公室上班,使用计算机频率较高的白领,更要注意劳逸结合,多放松手腕,以免长期慢性损伤使滑膜腔内的滑液增多形成囊肿。
2.手腕腱鞘囊肿的患者要多注意对患处的保护与观察。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应每隔1小时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勤做室内运动,活动关节。
3.饮食 加强营养,多食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丰富的食物,增加自身抵抗力。禁辛辣刺激饮食,禁烟酒。
4.患肢严禁过早负重,对伤口愈合不利,伤口敷料保持干燥,勿接触水,防止感染。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5.复查 患肢出现胀痛,局部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并且有分泌物流出应及时复诊。
预后
1.旋转手腕,每次转动2分钟,运动所有的腕肌肉,恢复血液循环,并消除手腕的弯曲姿势。
2.握拳练习,轻轻握起拳头,然后张开,将手指伸直,如此反复地练习,防止肌肉萎缩和指关节僵硬。
3.抬高患肢,预防
历史
在1746年埃勒(Eller)就提出腱鞘囊肿是关节源性的滑膜组织疝,1882年沃克曼(Volkmann)的报告也支持这一观点。1893年莱德豪斯(Ledderhose)首次提出的腱鞘囊肿起源于纤维结缔组织的假说则构成了现代理论的基础。1928年斯托特(Stout)根据胶原纤维和基质细胞积聚现象,认为腱鞘襄肿是由于慢性损伤造成纤维结缔组织的粘液样变性而形成,而腱鞘襄肿与关节囊相通则由于后期关节囊退变所造成。
1976年安吉丽德斯(Angelides)等报道观察了500例腕背侧腱鞘囊肿,发现这些蒂大部分起源于关节内的舟月韧带,1988年克雷(Clay)等的研究表明蒂部也可起源于关节内其它任何部位,特别是头状骨;另有约10%起源于肌腱腱鞘。Angelides和安德烈(Andren)发现蒂根部有单向活瓣的功能,囊液只可从关节腔内流入襄肿内而不可逆流。这种单向活瓣被认为是由许多位于蒂周围的“微小囊肿”(后来被认为是隐匿性囊肿)形成,这些“微小襄肿"与大襄肿相沟通,被认为是弯曲的蒂腔的一部分,并与关节相通,在襄肿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13年,穆拉特(Murat)报告使用吸引及囊腔内注射甲泼尼龙的方法治疗19例手部腱鞘囊肿,成功治愈14人,随访2年,仅3例复发,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
ganglion.ICD-10 Version:2019.2023-11-29
ganglion.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2023-11-29
腱鞘囊肿.共青团吉林医药学院委员会.2023-11-19
..2023-12-02
目录
概述
定义
分型
腕背腱鞘囊肿
隐匿型腕背腱鞘囊肿
复发性腕背腱鞘囊肿
腕背综合征与嵌顿
腕掌侧囊肿
屈肌腱鞘的腱鞘囊肿
手部的其他腱鞘囊肿
近侧指间关节的腱鞘囊肿
伸指肌腱的腱鞘囊肿
其他部位的腱鞘囊肿
骨内腱鞘囊肿
病因
流行病学
病理生理学
临床表现
检查诊断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
准备
术后处理
术后护理
并发症
出血
关节僵硬
预防
预后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