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位于安徽省
合肥市,是2003年在物理系的基础上单独组建的。物理系创建于1928年,1958年学校在合肥重建以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研究生120多人,本专科毕业生4800余人,成人教育大专毕业生1000多人。是安徽省
省部共建大学重点
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之一。学校位于国家四大
科学教育基地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学院概况
安徽大学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之一。学校位于国家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安徽大学物理系,物理系是安徽大学的开校系科之一。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校址在
安庆市,为省立安徽大学,创建时即有物理系。1946年恢复办学,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国立安徽大学迁往
芜湖市,与
安徽学院合并,成立安徽大学。1958年,国务院和安徽省委决定在
合肥市新建
安徽大学,当时在芜湖的安徽大学部分干部和中文、外语、生物、
化学4个系和体育教研室部分教师,以及物理系全体教师及该系327名学生来肥参与了安徽大学的建设。物理系成立之初仅有物理学1个专业。
伴随着我国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尤其是1996年进入首批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经历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平台基地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化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综合实力大为增强,办学声誉明显提高,社会影响逐渐扩大。
学院下设3个系和1个教学部:物理系、材料系、光电信息系和基础物理教学部。全院现有教职工101人,专任教师81人。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教授16人,副教授22人,讲师35人,助教8人。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3人,具有硕士学位 36人。专任教师中,有“皖江学者”讲席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省学术拔尖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博士生导师9人。
校训
学院秉承
安徽大学“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坚持“依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思路,着力培养具有“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特征的战略性后备人才。在学院80多年的办学和人才培养实践中,通过对材料科学、物理学、光学等重点学科的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坚持走高水平、特色型的发展之路,形成了既重基础理论、又重应用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1958年以来,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共培养了7000余名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历史沿革
在原物理系的基础上先后生长出电子系(现有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和自动化系(现有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3个本科专业),这两个系现已合并成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安徽大学交通分校(现更名为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最初也是挂靠在物理系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应用物理、
材料物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在校本科生约1600人;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物理学(含8个二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含3个二级学科)。招生的硕士专业有:理论物理、光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
化学、材料学,在校硕士生约150人;有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
电子学),在校博士生约20人。学院现有2个安徽省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物理;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磁性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光电感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普通物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教授18人(6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等)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9人。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有10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拥有5名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7名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8名
安徽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学生教育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主干课程建设,狠抓学风系风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八十年代初,先后有4名本科生通过著名物理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
李政道教授主持的CUSPEA考试赴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院毕业生中有100多人在国外留学或工作。平均每年有50%左右的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录取率多年来一直居全校之冠,且多为名牌院校和科研院所所录取;60%以上硕士生考取博士生。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其中50%以上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作。
本科教育
应用物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适应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应用物理专业基础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相关单位从事教学、科研、
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与科技开发工作,可以继续攻读应用物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培养规格
(一)培养层次
本专业本科层次的教育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到本科学校、科研院所、地方党政机关,特别是安徽省地方学校和党政机关从事教学、管理、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情感协调,个性完整,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培养措施
(一)课程设置
本专业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基础物理实验,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固体物理学,激光原理与技术,计算物理,半导体物理等。
(二)实践活动
主要安排有军事技能训练、课程实践、实验和上机、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活动。实践教学活动共计1254学时,占总学时数3924的31.9%,具体安排如下:
标准学制:四年
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实验室建设
学院现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础物理实验课教学示范中心。还建有普通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
多媒体演示实验室、光波导实验室、计算物理实验室、光电子专业实验室、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室、
材料物理专业实验室、理论物理工作站(计算机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工作站(计算机房)和结构物理与新型材料重点实验室、
安徽大学磁性材料研究开发中心等,实验室总面积72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
科学研究
“九五”“十五”期间,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九五”“十五”攻关课题、省科委重点课题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近80项科研项目,获科研经费达900万元;有15项成果获省级奖励,1项成果获
联合国科技开发署科技创新奖;有3项教学成果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
二等奖,1项成果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
三等奖。出版专(编)著7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被SCI、EI 收录的论文120多篇。
科研方向
光学传感与新型显示
传感与显示技术既是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关键。在全球信息化大背景下,利用各种新的电光、声光和磁光等效应实现新型光学传感技术,以及多种新型显示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其多技术融合,多学科支撑的特征明显。在此方向上,我们分别从信息的获取与输出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激光与光纤微纳振动传感系统
微纳幅度振动信号的测量无论在MEMS (微机电系统)、MOEMS(微光机电系统)和NOEMS(纳光机电系统)研究领域中,还是在桥梁运行监测、航空航天领域的飞行器振动检测、公共安全监测和军事技术侦察中等等,均有重要应用需求。我们在国家有关部委的稳定支持下,长期致力于基于光学干涉原理的微纳幅度振动信号的保真拾取。提出了基于1/8波片产生正交干涉光路和利用李萨如图形估测微振动振幅大小的新方法,研发系列激光与光纤微纳振动传感系统,并在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成功应用,社会效益明显。相关的研究成果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并申请国防发明专利2项,在《Optics Communication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3篇。
红外成像及传感技术
以工业电炉实效监测与优化为目标,主要开展红外热像、光谱分析等光电监测手段在炉内物料热工实效监测及物料成分、炉膛气氛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重点突破设备高温防护、抗强电磁干扰、信息识别、提取与输出等技术关键,力争在研发基于低成本光电感测器件的工业电炉专用热像及光谱分析设备上取得突破,以利技术成果的普及应用。2008与
马钢股份共同承担了的国家“863”重点项目《高速动车组用车轮的研究与开发》。
学术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与美、英、意、日、澳等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先后有10余名教师出国访问、讲学、进修、攻读学位、参加科研合作和学术会议,邀请了6位国外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成功举办了6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已与日本琦玉工业大学联合培养了5届理论物理专业及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与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培养了博士研究生,现正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高能物理研究所以及日本琦玉工业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院有多名教授被聘为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的兼职教授或客座研究员,有十几名教授在国家或省级学会、研究会担任理事、秘书长、理事长等领导职务,有1名教授担任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约咨询员。学院是安徽省物理学会、安徽省仪器仪表学会的挂靠单位。
创新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姓名 指导教师
用于科普展示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 潘义明
俞本立、朱军
气体放电
等离子体实验仪器的改进 黄立果
叶柳、
李爱侠自混合激光测振仪 黄样 俞本立
FePt纳米粒子单层膜垂直磁记录关键问题统一解决方案 方明亮 吴明在
基于
模拟电路的磁悬浮控制系统 康清华 刘先松、杨晓
汽车防撞激光雷达预警系统 王治清 叶柳、徐峰、宋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