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鼻僧面猴
僧面猴科丛尾猴属动物
白鼻僧面猴(学名:Chiropotes albinasus),是巴西亚马逊平原中南部的特有种
白鼻僧面猴,是中型猴子,雄性头到体长通常在17到19英寸之间,雌性略小,通常长约16.5英寸,尾巴有时比头到身体的长度长,长约12~20 英寸;雄性体重约为 7.1 磅,而雌性体重为5~6磅。白鼻僧面猴,在野外平均可以活到26.5年。白鼻僧面猴以种子、水果、花朵、树皮、昆虫和树叶为食,是季节性繁殖者,仅在一年中的特定月份繁殖。白鼻僧面猴,有全黑的“丝质”皮毛身体,与“红粉色”的鼻子和嘴唇形成鲜明对比;它们的鼻子上有“白色”毛发,但它们的鼻子皮肤是红色和粉红色。
白鼻僧面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列为易危物种
形态特征
白鼻僧面猴是一种十分害羞的动物,生活习性特别,主要居住在树梢,很少来到地面。它们以小家庭型态群居,头体长约40公分,尾巴大约和身体等长,不太卷曲。全身毛发长而密生,尾毛较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发为长且蓬松,似狐尾,故又名狐尾猴。生性较神经质。
分布范围
白鼻僧面猴是巴西亚马孙河雨林东南部特有的一种濒危丛尾猴。
命名历史
白鼻僧面猴的名字源于1848年,一个动物学戴威奥得到了一具僧面猴的标本,当时他发现鼻子发白,于是就起名叫白鼻僧面猴。但是后来他见到活体以后发现活着的都是红鼻子,原来那个标本是猴死了以后,鼻子上的颜色都已经褪色了。但是动物命名上有一个原则叫先入为主,既然这么定下来了,就只能叫这个名,所以就这么依错就错了。这位红鼻僧面猴,就永远地被人称为白鼻僧面猴了。
保护
白鼻僧面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 ver 3.1——易危(VU)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参考资料
White-Nosed Saki, Chiropotes albinasus.neprimateconservancy.2024-03-31
Chiropotes albinasus.animalia.2024-03-3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命名历史
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