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炸引信
一种智能化的引信
近炸引信(proximity fuse)是按目标特性或环境特性感觉目标的存在、距离和方向而作用的引信。配用于杀伤弹、破甲弹、杀伤/破甲两用弹时,综合效能的提高非常明显,最能体现弹药先进性的一种引信,是一种最有可能实现弹药解除保险和发火控制智能化的引信。
概述
曾称为非触发引信(non-contact fuse)。近炸引信可以配用于杀伤弹、破甲弹、杀伤/破甲两用弹、爆破弹、攻坚弹和破障弹等主用弹,也可以配用于燃烧弹发烟弹等特种弹。配用于杀伤弹、破甲弹、杀伤/破甲两用弹时,综合效能的提高非常明显。近炸引信是最能体现弹药先进性的一种引信,是一种最有可能实现弹药解除保险和发火控制智能化的引信。
作用原理
近炸引信一般由发火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爆炸序列和能源装置等部分组成。它与其他引信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发火控制系统比较复杂。近炸引信的发火控制系统一般由敏感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执行装置等组成。在弹丸接近目标时,引信的感应式敏感装置根据目标及周围环境物理场(如电磁场、光强场、声场、静电场、压力场和磁场等)所固有的某些特性,或目标周围物理场因目标出现而产生的某些变化,来感应目标信息,将感应的信息传送给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装置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筛选和鉴别处理,从繁杂的信号中区分出目标信息,提取目标信息所反映的目标位置、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等特征量,并与战斗部毁伤能力特征数比较,当目标的特征量包容在战斗部毁伤特征数以内时,就是战斗部的有利炸点,信号处理装置便向执行装置输出启动信号,执行装置再向爆炸序列输出起爆信号,使爆炸序列中的电起爆元件发火,引爆战斗部的装药,完成引信的使命。
不同类型近炸引信,发火控制系统的作用原理略有区别,如:
无线电近炸引信是利用无线电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其广泛配用于对付各种地面、水面和空中目标的杀伤弹或杀伤/破甲弹
光近炸引信是利用光波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
磁引信是利用弹药接近目标时磁场的变化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主要用于对付坦克、舰艇等目标,也可配用于各种导弹,用以对付飞机、导弹等带有磁性金属的目标;
电容感应引信是利用弹药与目标接近时电容量的变化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通常配用于杀伤弹、杀伤/破甲弹、破甲弹和爆破弹等,用以对付地面和空中的各种目标;
引信是利用声波(或声信号)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通常配用于水雷鱼雷等弹药,用来对付舰艇等目标。
作用特点
近炸引信的作用特点是引信不接触目标便能起爆,没有延迟时间和触发机构,完全依靠其敏感装置来感应目标的存在、速度、距离、方向,在距目标一定的距离时即可起爆弹药。它的优点是能大幅度提高航空武器系统对地面有生力量、装甲目标和空中、水中目标的毁伤概率,提高弹药对各种目标的毁伤效果,减少弹药的消耗量,对需要近距离爆炸的弹药,如杀伤弹、破甲弹等,是最适用的引信。近炸引信的缺点是比较容易受干扰。
为了提高近炸引信与战斗部的有效配合,增强引信的抗干扰能力和感觉目标与环境特性的能力,人们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如 将目标特性编码技术、目标特性敏感技术和其他新技术、新原理融合,研制成功 数字式编码引信、目标敏感引信和 多选引信,使近炸引信的性能得到极大提高
分类
近炸引信的分类方法很多。按 感受目标物理场的不同,近炸引信可分为无线电近炸引信、光近炸引信、声近炸引信、磁近炸引信、电容感应近炸引信、静电近炸引信、动压近炸引信等大类。各大类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类。如无线电近炸引信按其工作波长的不同,分为米波、特高频、厘米波和毫米波无线电近炸引信等;按其工作体制(信息探测方法),分为多普勒、调频、脉冲、脉冲多普勒、比相和编码无线电近炸引信等。光近炸引信可按光谱特性,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近炸引信等。声近炸引信可按工作的声波频率,分为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近炸引信等;按工作原理,分为动声、静声、声梯度、声差动和线谱近炸引信等。磁近炸引信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磁感应近炸引信、磁饱和近炸引信和磁膜近炸引信等;还可按感受不同的磁场参数,分为静磁、动磁和磁梯度近炸引信等。人们习惯上把无线电近炸引信以外的各种近炸引信统称为非无线电近炸引信。
按作用方式,近炸引信可分为主动式(场源在引信上)、半主动式(场源既不在引信上,也不在目标上,由使用方专门设置和控制)、半被动式(场源既不在引信上,也不在目标上,且不受双方控制)和被动式(场源在目标上)近炸引信四类。
按可控制的精度,分为一般精度和高精度近炸引信两类。
此外,还可以按其他方法进行分类,如按配用的弹药、配用的武器等分类。
发展简史
近炸引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人们最早利用声、光、磁等物理场,研制成功声近炸引信、光近炸引信和磁近炸引信等。20世纪40年代才研制成功无线电、气压、静电近炸引信。但最早装备的近炸引信是主动式无线电引信(也称为雷达引信),当时称为可变时间(VT)引信。50年代又出现了红外线光引信。到60~70年代,随着雷达、集成电路和遥控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研究激光引信、自适应引信、半智能乃至智能引信创造了条件,70年代末出现了自适应引信,90年代末出现了可识别敌我目标特性、接受环境信息和使用者指令,并能进行系统分析,自行选择最佳作用时机的半智能引信。在我国,近炸引信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9年研制成功第一代采用电子管无线电近炸引信,1967年研制出红外线近炸引信。70~80年代,相继研制成功第二代晶体管无线电近炸引信、第三代集成电路无线电近炸引信、磁引信和声学引信。
英国在1940年发展出与雷达原理相同的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原型。美国参战后,在美国科技及研究局(Microsoft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之下完成无线电近炸引信的设计,并开始大量生产。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一共生产了大约二千二百万枚无线电近炸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首次被派上战场是1943年1月5日,轻型轻巡洋舰海伦娜(布鲁克林级,6000的排水量,16门127MM炮)在南太平洋以配有无线电近炸引信 的五(127mm)火炮,成功击落一架日军轰炸机
无线电近炸引信被视为盟军的重要秘密武器,因此在初期一直避免在可能落入敌方手中的情况下使用,一直要到1944年,这限制才被撤销。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使用,令美国海军的防空火力有效度大为增加。据战后统计,美国军队舰载防空火炮的主力,127mm炮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时击落每架敌机平均需要500发炮弹;而使用常规炮弹时则要多四倍,即2000发。在战争末期防御日本神风敢死队攻击的火炮,大部份都得助于无线电近炸引信。美国海军部长佛瑞斯塔,曾称赞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使用,令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得以大量减少人员及装备的伤亡。
在欧洲战场上,无线电近炸引信是英国在1944年成功阻挡德国德国V-1导弹攻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击落V-1火箭防空火炮大部份都配备火控雷达及无线电近炸引信这两种新发明。按战后统计,以无线电近炸引信击落一枚V-1平均需要150发炮弹,但使用常规炮弹则需要约2800发。
除了被用在防空火炮炮弹,无线电近炸引信亦有被用在对地火炮,以及装置在炸燀及火箭之上。当中对地炮火使用了无线电近炸引信,可以无需观察员指挥,炮弹自动会在地面上十至七十呎的高度爆炸。炸出的碎片及强大压力能杀伤地上无装甲保护的人员,士兵就算是在散兵坑等临时掩体内亦不能幸免。在陆军内,无线电近炸引信被称为"POZIT"。在1944年底,德军阿登战役中突袭盟军。美国军队火炮在12月8日的恶劣天气中首次使用POZIT,德军没有防备而伤亡枕藉。按事后估计,炮火的威力增加了约七倍。乔治·巴顿当时称,这种引信将改变战争的方法。
二次大战中使用的无线电近炸引信,主要结构是使用弹壳为天线。引信内藏电子管无线电波发射器,通电后向外放出180至220兆赫的无线电。当弹体接近反射物体时,部分电波被反射。随着炮弹与目标距离减少,多普勒效应使反射电波在发射器的电流内造成200-800赫的低频讯号。这信号经过过滤及放大。当讯号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便进行起爆。整个装置要抵受火炮射击时超过20,000倍地球重力的加速,以及每秒500转的自旋,同时还必须小得可以安放在炮弹的弹头之内。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概述
作用原理
作用特点
分类
发展简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