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田
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文心田,男,汉族,1948年2月出生,曾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动物医学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全国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副理事长,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兼农业和农村经济组副组长。
人物经历
男,四川成都市人(父母原籍山西省),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原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四川省科协副主席、省科技顾问。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赴德留学,1990年回国。曾任四川农业大学动科学院院长、副校长。近年被选为全国动物微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省农学会副理事长、省高教学会副会长,雅安市顾问委员会等。
1984年12月四川农学院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留校后在位于川西山区雅安的四川农大已工作近22年,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1987年10月至1990年3月公派德国,在汉诺威兽医大学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受到国外教授高度评价。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1991年后曾任兽医学系副系主任、校长助理,1992年任副校长,1998年5月后任校长,2002年后为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兼任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动物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全国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副理事长、全国动物微生态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副主编、四川省高教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和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科技专家咨询组组长等。2015年退休后加入四川省老科协,当选副会长。
人物事迹
爱国敬业,勤奋工作
文心田同志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政策和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并领导学校的各项改革。勤奋工作、执着追求,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1990年服从学校工作急需,从留学国按期返校任教。1993年10月作为四川唯一代表,出席中宣部、人事部、中国科协举办的“拳拳赤子心”活动,入录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1998年入评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中国科协“六大”代表。2003年被中组部、中宣部、中统部、教育部、人事部、科技部等6部联合表彰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其事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文心田同志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团结班子成员、与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抓住机遇,立足发展,奋力推进学校“211工程”建设(四川省省属高校唯一)取得显著成绩,改革建设迈上新台阶。1998年以来学校教学、研究生培养、科技工作、对外开放、体育卫生、学生社会实践和毕业生就业等工作被国家部委评为全国先进。2003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学科建设成绩显著,1998年以来学校新增工程院院士2人,新增博士点学科24个、硕士点学科47个、本科专业23个。学校办学规模由1998年的4千余学生发展到现近3万学生。“九五”以来,四川农业大学又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该同志为“川农大精神”所哺育,以“川农大精神”要求自己,“心系三农”多次带队深入四川万源、通江县古蔺县广安市青川县天全县石棉等革命老区和广大农村地区推进科学教育兴农和校地合作,与五十余个市、区、县建立有长期科教合作关系,创建10余个专家大院,实施科技包村、创造“科研园-孵化院-示范园”三级科技园区建设模式,1998年以来,学校二百余项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取得190亿元以上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重大成果
文心田同志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方面,取得了具有前沿性、有效性和系统性的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为四川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和得到公认。
“九五”以来,文心田同志结合我国经济体制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深入思考我国农业高校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以第一作者在《高等农业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如《面向21世纪树立农业高校新的育人观和质量观》、《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我国农林高教改革》、《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措施》等。1998年初该同志提出“大基础教育、宽口径培养、按需要选课、主辅修结合、强能力训练、重素质培养”的总体教改思路,得到教育部肯定和学校批准。在此基础上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提出并构建起“大基础教育结合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改革研究与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总体教改方案和教学计划并予实施。以教育部农林课改组负责人龚祖文教授为首的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总体教改思路,体现了面向新世纪教育教学观念的创新和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农林本科人才进行的探索立意新、起点高、改革力度大,具有创新和十分明显的特色”;“该成果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工作扎实,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全国同类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领先水平”。2001年后教育部向全国进行了宣传和推广。
与此同时,该同志与山东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的同志共同主持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承担了“我国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措施”研究任务,并形成研究成果。以该成果指导四川农业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构建起具有特色的“一个基础,两个循环”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成果获200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成为《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第一作者发表于《高等农业教育》上的《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措施》被农业部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等联合评为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总项目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第一次系统地构建了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全国本科教育同类项目研究中居领先地位”。2001年后教育部向全国进行了宣传和推广。
进入新世纪该同志深刻认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联系生物科技的发展,提出农业高校中农林本科专业建设应率先实现现代化。在《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以生物高新技术发展带动农业高校的现代化》等文章,创造性提出新世纪农林本科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建设模式与建设思路、建设目标与改革方向,指导学校“十五”农科专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突出成绩。以教育部属华中农业大学校长张端品教授为主任的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体现了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时代特征”,“取得了突出成效,对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成果对农业高校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保持优势和特色,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教育部已对成果进行了宣传。
以上教学成果使学校服务西部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2000年国家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以来,学校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已达2.1万余人,一次就业率均在8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20个百分点,2005年达93.6%。毕业生80%以上都在四川省和西部就业。2002年以来,国家启动服务西部计划和优选到基层的“选调生”四川农业大学人数均名列全省高校前矛。2001年和2003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和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1998年以来学校通过成人教育、自考和网络教育等方式为地方培养了各类人员4.3万人。学校“纯朴勤奋、孜孜以求”的校风受到普遍赞扬,毕业生“勤奋朴实、易于开拓”的品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欢迎。
科研与人才培养
在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该同志专业所属的兽医学为博士点一级学科,其所在的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文心田教授作为博士生导师,现主持“十五”攻关“主要动物疫病快速诊检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应用”等多项研究;主讲《动物传染病专题》等研究生学位课,培养和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52名,已毕业29名。指导博士等研究生论文受到校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已编著出版《中国人兽共患病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防疫检疫手册》等专著和高校教材8部(主编,副主编5部,参编3部),在国内外发表论著100余篇,对动物衣原体病和动物疫病快速联合诊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参创的《中国现代养殖丛书》(全套21册,印数已在25万册以上)获四川省首届优秀科普图书一等奖。技术研究方面已获国家授权专利4项,其中“滚式翻蛋孵化出雏装置”获首届中国金榜技术博览会金奖。
教育优先共享资源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高兴地看到,十七大报告中,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列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文心田代表说,实现教育公平,应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统筹协调,特别注重不断缩小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别,如通过远程教育等形式,尽可能使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注重缩小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待遇的差别;注重宣传扎根农村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的崇高精神。不久前,四川省出台《关于切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各级财政新增教育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教育发展,用5年时间使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学校办学经费、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文心田代表介绍说,四川农业大学多年来坚持产学研结合,以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形式促进教育资源向农村转移。以“专家大院”为载体,学校教师把成果带入企业,培育基地,带动产业,把科技传播到千家万户,目前已建立示范户9400多户。2006年,学校主动承担起四川省委培训12000名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任务,当年培训6700多名。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充分满足村党支部书记们对实用科技的学习需求,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深受村党支部书记们欢迎。
潜心解决“三农”问题
文心田代表在四川省代表团讨论中激情发言:要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的研发基地,高素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贡献。
22年来,文心田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1991年以来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首批学术带头人。他主讲过研究生课程“传染病实验室技术”、“动物传染病专题”;已编辑出版《动物传染病学》、《兽医诊疗新技术》等专著和高校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文心田在动物衣原体病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他研制的自动滚式翻蛋孵化技术获1994年首届中国金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奖,已获国家专利4项。
作品
曾主持和主研的项目
1、1983-1985年曾对免疫荧光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研究,研究建立丫橙免疫荧光菌团法快速检测禽沙门氏菌感染取得成功,发表论文多篇,该研究为国内首次报告。获得医学检验专家的好评,被黄策等主编的《免疫标记技术的进展》论文集引用,并收入《兽医诊疗新技术》(王天益教授主编)等教材中。
2、动物衣原体病研究。1988年-1990年在西德汉诺威兽医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进行了“衣原体对猪的致病性研究”,进行的衣原体感染诊断膜片研究取得突出成绩,该校著名专家Biping教授认为:“研究工作预示了一个重要进展和在这个领域的新的认识”。以上研究结果以多篇论文在国内外发表,收入多种论文集。
3、芽孢杆菌新兽药及添加剂研究。1991年获农业部颁发的新兽药证书,1994年中试成功,成果登记(排名第二)经专家鉴定和结题验收,评价为“国内首创”,该新兽药用于生产实际、防疫保健,已创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4、主持省重大科研项目“猪疫病试膜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和“主要畜禽疫病快速诊检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取得重要新进展,现正积极筹备示范推广。
标志性成果
1、《构建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新教学计划实施》,获200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2、《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我国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研究与四川农业大学改革实践》,获200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3、《新世纪农林本科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获200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成就荣誉
对动物衣原体病研究有重要成果。已获国家专利4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多篇,编著有《中国人兽共患病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诊疗新技术》等专著,1991年以来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首批学术带头人。入录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重大贡献荣誉奖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文心田教授1991年和1994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996年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重大贡献荣誉奖,2005年第二次入评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为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人物事迹
作品
成就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