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电站是
湖南省省第一座大型水电建设工程,建在
长江水系资江中游的大溶塘峡谷,位于湖南省安化县境内,被誉为“湖南
红宝石”。柘溪水电站拦河大坝工程于1958年7月23日正式破土动工,1962年1月28日正式并网发电。
柘溪水电站大坝总长330米,最大坝高104米,正常高水位169.5米,死水位144米,总库容35.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9.3亿立方米,大坝控制流域面积2.26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86立方米/秒,坝址处河谷呈“V”型,水面宽90~110米,两岸高山对峙。水电站初建成时年发电量23.2亿度,是此前
湖南省发电量总和的10倍。
截至2022年1月,柘溪水电站柘装机容量提升到105万千瓦,累计发电超过1200亿千瓦时,折合节约燃煤0.48亿吨,减少
二氧化碳排量约1.2亿吨,成为湖南电网骨干的调峰调频电源;成功抵御8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流域大洪水16次,也是
资江流域最重要的防汛抗旱水利枢纽;通过该坝滑道的船舶累计超过7.9万艘,过坝货物达到400余万吨,是重要的水路
航运枢纽。
建设时间
1958年7月开工,1962年1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75年7月第一期6台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坝址呈"V"形河谷,两岸陡峭,水面宽90~110m,岩层走向与河流近于垂直,倾向河谷下游,
转轴倾角60°~65°。
基岩为微变质的前震旦系细
砂岩与
长石石英砂岩,并夹有
板岩。岩性致密坚硬,渗漏性微弱。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
流域面积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264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86立方米/秒。1955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5300立方米/秒,调查最大历史洪水为21500立方米/秒。大坝按200年一遇洪水设计,流量16500立方米/秒,相应库水位171.19m;按千年一遇校核,流量为20400立方米/秒,相应库水位172.71m,相应库容35.65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原设计为167.5m,实际运行为169.5m,相应库容30.2亿立方米,调节库容(兴利库容)22.58亿立方米。死水位144m,死库容7.62亿立方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取165~167.5m时,防洪库容为11.65~8.35亿立方米,相应共用库容6.2~2.9亿立方米。水库淹没耕地6170公顷,迁移人口13.95万人。
枢纽由大坝、厂房、泄水建筑物和过坝设施组成。
长度高度
大坝总长330m,坝顶高程174m。防浪墙高1.5m。河床部分为溢流坝段,由8跨单跨18m的单支墩大头坝和2跨16m的宽缝重力坝组成。溢流堰堰顶高程153m,分成9孔,每孔净宽12m,装有12m宽、9m高的平板钢闸门。最大泄量为16160立方米/秒。下游用差动式鼻坎挑流消能。两岸非溢流坝段为混凝土宽缝重力坝。
岸边引水式发电厂房长84.5m,宽20.5m,安装6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其中一号机由浙江
新安江水电站转运至柘溪电厂发电,其单机容量7.25万kW,其余5台为7.5万kW,后期经技术改造,机组增容,一号机单机容量为8.5万千瓦,2~6号机组单机容量为8.8万千瓦,水轮机转轮直径为4.1m。由6条隧洞后接6条压力钢管引水,其直径分别为6.5m和5.5m。近年柘溪电厂扩建,新增两台大型机组,单机容量为25万千瓦,开关站位于发电厂房左侧,全厂共有5台变压器,其中1号变与1号机,2号变与2号机属于机变组接线方式,3号机、6号机、新增的7号机和8号机组均为单元接线方式,4、5号机组为扩大单元接线方式,全场变压器全部采用三相变压器容量分别为120MVA(#1T、#2T、#5T)、240MVA(#3T)、180MVA(#4T)、300MVA(#7T、#8T)。以220kV4回线和110kV2回输电线路向
湖南省省内供电。
过坝建筑物布置在左岸,采用干式拖运方案。拖运滑道全长750m,升船机最大
载货量50t,年货运量25万t,过木量12万立方米。
工程土石方开挖量25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为86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12500t。
采用明渠结合隧洞导流。明渠长500m,宽60m,底坡3‰,设计流量1300立方米/秒。隧洞长430m,宽13.6m,高12.8m,最大泄量850立方米/秒。1958年12月14日明渠通水,河道截流。1959年隧洞开始过水。上游土石木笼混合过水围堰高26.5m,用0.75m厚混凝土板和木笼护面,最大过堰流量4086立方米/秒,单宽流量10立方米/秒,堰顶水深3.08m。
滑坡事故
在施工过程中,曾发生一起滑坡事故。1961年2月水库开始蓄水,3月6日水库水位达148.9m时,在坝址上游1500m处右岸山坡发生滑坡,165万立方米的土石塌入水库,坝前水位瞬时上升3.6m,漫过正在施工的溢流段坝顶,致使施工机械被冲,坝顶临时防洪设施被摧毁。
由于水泥供应不及时和缺乏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施工期间单支墩大头坝迎水面出现不少表面裂缝,虽经凿槽喷浆处理,但不能防止渗水。在渗水压力作用下,1号支墩和2号支墩中心附近各有一条裂缝发展成大面积的劈头裂缝,漏水量分别达8.2L/s和8.8L/s,其他裂缝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严重威胁到大坝安全。在1970年和1977年分别对这2条裂缝进行前堵后排,预应力锚固等初步处理。1981~1984年进行了全面的加固处理,将高程130m以下坝体空腔回填混凝土。共回填混凝土10.7万立方米,接缝灌浆面积17223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