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队博物馆于1976年成立,原址位于警察总部,规模不大,其后迁至湾仔大生商业厦,再于1988年迁至现址。博物馆分为四个展览厅:历史展览厅、毒品展览厅、三合会展览厅及专题展览。博物馆的楼面面积共达570平方米,展品超过600件。
简介
警队博物馆的前身是在1964年成立的警察历史记录委员会。该委员会搜集了不少与警队历史有关的文物,并建议开设一所博物馆展出这些物品。
建筑布局
历史展览厅
本展厅藉历史图、历史档案、制服、设备、配枪及其他文物以展示警队的演变。珍贵的展包括曾杀死一名警员而在1915年被射杀的“上水之虎”头颅标本、前警务处处长麦景陶先生遗孀所捐赠的纪念 物品、 1894年的
瘟疫奖章及各种伪钞样本。
毒品展览厅
毒品展厅披露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毒品问题。展品包括各种仿制毒品、吸毒用具、形形色色的运毒方法和 一个制造海洛英的模拟工场。
三合会展览厅
本展厅的展品介绍了本地三合会的历史、活动范围,以及成员所奉行的信条和采用的仪式。
专题展览厅
专题展厅不时会更换展览的主题。首个展览是以水警为 题,其后依次为交通警察、警署、警察制服、警队今
昔等专题展览。
发展历史
1960年代初期,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韦磊夫等高级警官开始研究收集香港警察历史的方法,提出成立警队博物馆的构想。警察历史纪录委员会遂于1964年7月成立,负责落实筹建博物馆的计划,并且展开文物搜集工作,惟一直未能够觅得地址兴建,直至香港警察总部于1976年完成扩建工程,辟出50平方米作为临时馆址。随着馆藏增加令到空间不足,博物馆于1982年迁往湾仔大生商业大厦。
1984年,香港政府批准重新维修于1939年落成的前湾仔峡警署,作为警队博物馆的新馆址。以公帑及私人捐款共160万港元的修复工程,于1987年至1988年进行,于1988年11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由时任警务处副处长(管理)白立本揭幕。
随着警队博物馆启用逾20年,原有设施渐见过时及老化,建筑署遂于2009年进行为期10个月的全面翻新工程,是启用以来首次的大型翻新工程。博物馆于同年11月2日开始休馆进行翻新,包括更换馆内的展柜、
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和具有环境保护功能的空气调节,并且加设触觉引路径;馆外安装了落地玻璃栏杆、遮篷、花槽、重铺地砖,以改善周边环境。更新后的展馆规划与之前大致相同,分为警队历史展览室、三合会及毒品展览室、《警队今昔》展览室、旧式海洛英制毒工场及专题展览室。完成工程后展馆由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暨警队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
马维騄等于2010年10月15日剪彩,于同月17日重新正式对外开放。
常设展览
警队博物馆馆藏约40,00件,当中约700件在5个展览室室内展出。
• 警队历史展览室
• 三合会及毒品展览室
• 警队今昔展览室
• 旧式海洛英制毒工厂
• 专题展览室
重点展品
• 上水之虎标本-于1915年被新界区指挥官当奴‧弼灵诚在龙跃头击毙的虎头标本,曾经于旧香港大会堂及中区警署展示。
• 威廉·坚伟藏品──警队创办人,藏品包括4杖
勋章、一把
金奈配剑、一块以香港商民名义赠送的银制牌匾及一幅
水彩画,由博物馆于2004年透过英国一家拍卖行投得。
• 勃伦式机枪──原为水警轮一号的枪械,于1949年被中国游击队掠走,并且曾经参与
朝鲜战争,其后被
英国军队缴获运回香港,于1957年被英国军队维修时发现,缴还予香港警队。
• 爆炸品处理组拆弹专家制服及拆弹机器人。
• 1990年由水警总区截获的越南船民柳条船。
• 旧式海洛英制毒工场──于1980年代捣破海洛英制毒工厂复原,包括毒品原材料、器皿、炉具及包装工具。
• 警队护送组使用的本田CBX750P及宝马R850RT-P警用电自行车。
户外展品
•大埔
野战炮──于1896年铸成,曾经放置在旧大埔警署。
• 警察直线电话箱
• 交通指挥亭
• 18磅重炮弹火炮
• 旧湾仔峡警署模型
开放时间
• 星期三至星期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
• 星期二:下午2时至下午5时
• 星期一及公众假期休息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