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5运输机(代号:Y-5,英文:Shijiazhuang Y-5),是由
航空工业洪都负责仿制生产的一款轻型运输机,其原型为苏联40年代设计的安-2运输机。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从苏联引进了安东诺夫安-2飞机的生产技术,并由南昌洪都机械厂负责仿制生产。1957年12月,国产样机通过了静力试验,并于同年12月7日由陈达礼试飞成功。1958年3月,该机被定名为“丰收二号”并投入生产,后来更名为“运输五”(运五Y-5)。1970年,转厂后生产的第一架运5飞机成功首飞。随后在1986年,运5开始进行改型研制,新改进的版本被命名为运5B飞机。1987年12月,运5B样机试制成功并完成了首飞。1989年5月,运5B获得了
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补充型号合格证,并从1990年开始投放市场。
运-5飞机是一种具有气动外形的单发双翼飞机。其机翼是全金属双梁骨架,机身是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尾翼是斜撑杆式布
蒙皮结构。起落架为后三点固定式,驾驶舱设有两个可拆卸座椅,并有通风和加温装置。运-5的动力装置是一台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的活塞5发动机和J12-G15四叶金属螺旋桨,能在极低速情况下稳定飞行,起飞距离很短。航电仪表包括各种航行仪表和通信导航设备。货舱内有简易座椅和系留环,用于载货或改装成不同用途。运5B飞机独特的双翼面设计,使飞机具有良好的飘飞特性,安全性高。它可以保持低速稳定飞行,起飞滑行距离短(只有170米),在一些简易的跑道上就可以降落和起飞,适应性非常强。
1966年3月18日,由越南人民军飞行员驾驶的运-5,利用临时加挂的机载火箭弹,奇袭了海上的
南越伪军的三艘巡逻艇,击沉击伤各一艘,创造了运五飞机对地攻击的唯一战绩。1976年1月15日,中国空军胥从焕机组驾驶运五飞机,执行了将周总理的骨灰撒向祖国江河湖海的任务。
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国从
苏联引进了
安-2的生产技术,并由南昌洪都机械厂,今南昌飞机工业公司负责仿制生产。1957年12月,国产样机通过了静力试验;1957年12月7日,原型一号机(032001)由陈达礼试飞成功。1958年3月该机定型投产,定名为“丰收二号”,之后更名为“运输五”型,即运五(Y-5),成为新中国自行生产的第一种运输机。1957年12月23日获批准在苏联专家和图纸的指导下
成批生产。1958年由320厂成批生产,当年即生产了90架,共生产了728架,其中78架援外,连续生产达10年之久。
1970年9月26日,不到5个月的时间,转厂后生产的第一架运5飞上蓝天。1986年,运5开始改型研制。1987年1月20日,航空工业部批准改进方案,新的运5被命名为运5B飞机。1987年12月,运5B样机试制成功,12月28日完成首飞。1989年5月,运5B获得
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补充型号合格证,1990年起投放市场。
基本设计
气动外形
运-5的机翼为单支柱、不等长翼展的双翼。上、下翼上反角均为2度48分。机翼为全金属双梁骨架,前梁以后为布
蒙皮,机翼平面形状为矩形。运-5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外形呈流线型。运-5的尾翼为斜撑杆式布
蒙皮结构,位于机身的后上部。它包括带有斜撑杆的水平安定面、升降舵、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运-5的起落架为后三点固定式。主起落架由减震支柱、前、后撑杆、800毫米×260毫米的中压主轮组成,尾起落架由减震支柱、构架和470毫米×210毫米的低压尾轮组成。运-5的驾驶舱装有两个可拆卸座椅,舱罩上部有应急舱盖,舱内有通风和加温装置。驾驶舱风挡玻璃可以加温防冰。
动力装置
运-5采用一台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制造的活塞5
发动机和J12-G15四叶金属螺旋桨。发动机起飞功率为735.5千瓦(1000马力),巡航
功率为632.5千瓦(860马力)。螺旋桨直径3.4米,飞行中能自动变距,变距范围15°。机上6个燃油箱位于上翼靠近机身的两侧,总容量1240升。滑油 箱油量85升。运-5可以以非常低的速度稳定飞行,且起飞距离仅仅为170米。
航电仪表
运-5装有航行仪表和通信导航设备。航行仪表有空速表、高度表、升降速度表、陀螺磁罗盘、陀螺半罗盘和地平仪。机上的通信设备有短波和超短波
无线电电台。导航设备有自动无线电罗盘、超短波信标接收机、无线电高度表和机内通话器。运-5的座舱冷气系统主要用于起落架主轮刹车和当地面无气源时给起落架减震支柱或轮胎
充气。风挡和螺旋桨备有防冰系统。飞机操纵系统为混合式机械操纵。机上电源为一台直流发电机和一个
蓄电池。单相和三相交流电用变流器转换后提供给用电设备。
座舱货舱
运-5驾驶舱装有两个可拆卸座椅。舱罩上部有应急舱盖。舱内有通风和加温装置。风挡玻璃可以加温防冰。由于舱罩两侧突出于机身,所以有直接向下 的视界。货舱地板能承受1500
千克的集中载荷。地板上有系留环,用于固定货物。货舱内两侧装有10个简易座椅,两侧壁上各有4个320毫米圆窗。在左侧 11号和15号隔框之间设有一个大货舱门,货舱门上装有旅客登机门。货舱内部可按客机型、农业型、跳伞型、救护型等进行改装。
基本参数
参考资料
衍生型号
运5B(K)
运5B(K)为旅游型,1992年开始研制,1993年首飞,1995年1月获得
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补充型号合格证。按照旅游载客的需要,在客舱增加了12个乘客座椅,在机身右侧加开700mm×600mm的应急出口,重新设计了飞机内饰内设及客舱通风系统,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运5B(D)
运5B(D)为多用途型,1995年根据通航公司的需要,由运5B和运5B(K)的功能整合而成,可进行农林作业又可开展旅游飞行,1996年4月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补充型号合格证。运5B(D)通过对两型机进行协调性改进设计,实现了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在农林和旅游两种作业功能转换的目的。2000年以来,通飞公司又在运5B(D)型基础上设计多功能模块,增加了航空摄影功能模块、航空物探功能模块、航空跳伞功能模块等,均以设计大改的形式获得了中国民航批准。
运5通用无人机
运5通用无人机(运5U)以运5B为平台研制,于2021年7月首飞成功。运5通用无人机飞行配备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地面指挥控制系统,系统安全裕度大,可承担物资投送、快递运输、灾情监控救护等多类综合保障和应急救援使命任务。
运5B涡桨版
运5B涡桨版在运5B(D)基础上进行了换装涡桨发动机项目研制而成,2021年11月实现首飞。运5B涡桨版充分保留了运5B飞机的优势,将原活塞式发动机换装为一款1100马力的涡桨发动机,换装全新仪表及航电系统,飞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得到大幅提升——升限达到6100米,最大商载提升到1.8吨,经济巡航速度提升到230千米/时,爬升率由2.9米/秒提升到5.29米/秒。同时,运5B涡桨版大大简化了发动机维护工作量,首次大修周期延长到7000飞行小时。飞机的维护性明显改善,可靠性增强,综合性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未来,运5B涡桨版飞机将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通用航空和多种用途飞行。
运5B灭火型
运5B灭火型飞机是以运5B为基本平台,加装航空灭火弹和光电吊舱,形成的“察打一体”新型灭火型飞机。2023年11月,运5B灭火型适航验证机首飞成功。运5B灭火型飞机利用运5B良好的低空低速性能和商载能力,在森林、草原巡视过程中携带灭火弹飞行,在发现火情时及时扑救、在火区周围进行隔离,控制火情的发展,可以节省往返调机时间。它的最大载弹状态为4枚200公斤级灭火弹,单机单次灭火面积不低于1200平方米。
运-5C跳伞型通用运输机
运-5C跳伞型通用运输机于1996 年首飞并通过
技术鉴定,主要用于执行昼间复杂条件、夜间复杂条件、超低空等十几个科目的飞行和跳伞训练任务。相比早期型运-5,运-5C装备了较为完善的国产化通信导航设备,并配备了GPS/“北斗”定位系统和夜航防撞信号灯,增加了仪表飞行训练用的暗舱罩,进一步加强了导航和夜航能力。运-5C最大的改进之处在于安装了全套跳伞设备,包括引伞索、指示灯、电铃等,还全新设计了便于装拆和维护的折叠式
空降部队座椅。此外,为提高爬升率和降低油耗,运-5C还在上机翼翼尖加装了翼尖帆片。
服役动态
1966年3月18日,由越南人民军飞行员驾驶,利用临时加挂的机载火箭弹,奇袭了海上的
南越伪军的三艘巡逻艇,击沉击伤各一艘,创造了运五飞机对地攻击的唯一战绩。1976年1月15日,中国空军胥从焕机组驾驶运五飞机,执行了将周总理的骨灰撒向祖国江河湖海的任务。
1977年6月17日,运5型8107号飞机执行抗洪救灾任务时,在江西
高安市撞山失事,飞机、
发动机全毁,民航上海管理局将其作报废处理。
1984年7月20日,运5型8110号飞机在
黑龙江省国营九三农场管理局尖山农场执行任务,因操纵不当,坠毁在荒山低凹处,飞机翻扣解体,损坏严重,为二等事故,机组人员受伤,经全力抢救脱离危险。后经民航总局批准,飞机报废。
相关事件
2024年11月,
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运5BM飞机亮相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运5BM是一款5吨级
灭火飞机,具有1.5吨的商业载荷和近1吨的精确制导
灭火弹的挂载能力,于2023年1月启动研发工作,2023年11月首飞成功,2024年8月完成全部适航试飞工作。
参考资料
武装工作.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