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鼓,原称“腊鼓”,是皇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表演者多为十岁左右的儿童。这一传统起源于天津老城北门内的浙绍乡祠,最初是为了迎接新年而设立的。后来,因应皇家礼仪的需求,更名为“挎鼓”。
挎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在天津老城北门内户部街的浙绍乡祠中,有四面直径约为1.5米的大鼓。每年
春节期间,守祠人会将这些鼓挎在身上,敲打以示庆祝,这种活动被称为“腊鼓”。最初的演奏形式简单,没有其他乐器伴奏,因此具有较强的即兴性。然而,当皇帝来访时,守祠人会被派遣前往迎驾。
康熙帝曾经观看过他们的表演,并奖励了每位击鼓者一件黄马褂。
爱新觉罗·弘历也对这项技艺表示赞赏,并认为“腊鼓”的名称不足以体现其重要性,于是赐予“挎鼓”之名。
挎鼓的表演特点是表演者均为青少年,他们身着特定服装,手持
大鼓,边走边击鼓。这种表演形式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