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是
泉州市的一个海湾,北起
惠安县,南至
石狮市,是泉州三湾中最重要的一湾。泉州湾位于北纬24°37′,—24°53′,东经118°37′,—119°00′,为晋江、
洛阳江汇合入海的半封闭
海湾,东濒
台湾海峡,
海岸线长达140余公里。2015年5月12日,
泉州湾大桥通车运营后,泉州湾跨海大桥和
晋江大桥、
后渚大桥将泉州湾连成一个完整的“环”,
泉州环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2021年7月,泉州湾大桥合龙。随着泉州行政中心往
东海区域迁移,泉州已将开发泉州湾作为工作重点,在此区域陆续建设的泉州湾跨海大桥及泉州绕城高速公路已经通车。
泉州湾介绍
泉州湾内海系泥沙质岸,入海处属侵蚀性山地
花岗石岸,有
辉长岩,外宽内窄,宽42公里,水域面积500余平方公里。港最深处有30米,平均水深4.37米。水温平均26.9
摄氏度,透明度平均0.71米。
潮差6.4—7.7米,半日潮,往复流,东西流向偏多。湾内有
大坠岛、小坠岛、乌屿、白山屿、七星礁等大小
岛礁30多个。主航道在马头山与小坠岛之间,水深13米。
古
泉州港的四大支港为法石港、
后渚港、
洛阳港、
蚶江港,此外还有
崇武港、秀涂港、
石湖港、江港等港口。最著名的是后渚港,习称泉州港,又称刺桐港。
实际上,古泉州湾水域比现在更深更广。1974年6月,在后渚港出土一艘宋代
海船。1976年又在东海法石发现古船残骸,1982年5月试掘时,发现在
辉绿岩孤石上有
海泥沉积而成的4—4.5米
灰泥层,说明在
南宋以前,泉州湾比现在水深得多。
后因晋江、
洛阳江注入湾内泥沙沉积,
地壳上升,以及泉州旺沿岸的围垦,使江床不断抬高,江道不断变浅。因此,泉州湾可停靠船舶的地方,古今变化很大。
如
泉州港,南宋时,海潮、海船还可到达丰州九日山下的
金鸡桥。据
九日山司马伋祈风摩崖石刻所记,南宋·
淳熙十年(1183年)农历二十四(退潮期),祈风后还可待潮返舟而回泉州郡城。宋时,泉州市舶司设在郡城南水仙门内(今水门巷),附近有一条巷叫舶司库巷,可见水仙门就在江边,且
海船能够靠岸验关和卸货。
蚶江港附近的
石湖港,南边的金钗山上,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有
六胜塔,是海港的重要
航标。
地理位置
泉州市作为
福建省发展的第一层面、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泉州构筑环湾快速交通
BOBBIN,建设
泉州环城高速公路、两重环湾快速通道及向湾主干道、“田”
字形快速通道、跨江跨海通道建设、
轨道交通等,实现环湾交通一体化。19座桥梁串起市区、晋江、
石狮市等片区,环湾区域内规划武荣大桥、
金屿大桥、东海大桥等19座跨江跨海通道,串起东海、城东、
泉州台商投资区、晋江、石狮等片区。其中,黄龙大桥已经通车,
田安大桥也已完工;
泉州湾大桥已进入扫尾阶段;金屿大桥已确定桥型方案;武荣大桥、东海大桥、百崎通道工程正在进行论证。徐钢称,应尽快启动晋江、
洛阳市江上的重要桥梁建设,包括金屿大桥、
百崎大桥、东海大桥等。
战略优势
泉州市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 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取决于泉州的整体实力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泉州要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打亮自己的城市名片。我们要以
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个
城市规划思路,引导城市朝以下目标健康发展。建设组合形态的滨海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一定要改变原有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摊
大饼”拓展的思路,采用区域资源整合模式和基础设施共建、生态共保、产业共聚、利益共享的方式,逐步整合晋江、
石狮市、南安、
惠安县等城市资源,最终构成一个整体形态的
海湾型城市。抓好
泉州市都市区内部城市规划的对接,开展综合交通规划修编和都市区
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完善泉州都市区“半小时”道路交通网络,建立快捷的城际立体交通系统,推动泉州滨海城市格局的形成。
城市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一定要凸显
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工贸港口城市的经济功能定位,凸显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示范效应。规划整合现有各级工业园区,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注意引导一般加工制造业朝集群化、园区化发展,在工业产业布局上形成晋江南岸和
洛江区北部两条高新技术走廊、沿海、沿江、沿路六大一般加工制造业集聚区和以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为主体的基础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沿城市发展轴集聚发展。
城市特色
在
城市规划中,一定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为彰显
泉州市城市个性魅力的根基和泉州走向世界最突出的
比较优势。要以保护和创造具有独特风格的城市风貌为主题,以市域范围为泉州历史文化圈,以古城保护为核心,以海丝文化为特色,以四山两江自然环境为基础,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全面的保护,强化城市历史文化个性。继续推进西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整治,做好市区停车场规划,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强化
古城区的商贸和旅游功能。
泉州湾
跨海大桥又称
泉州环城高速公路三期,起自晋江市南塘村,接泉州环城高速公路二期晋江至石狮段,于石狮蚶江跨越泉州湾,经秀涂,止于
惠安县塔埔,接
泉州市环城高速公路一期南安至惠安段,路线全线约26.699公里,跨海大桥长约12.451公里,两岸接线长约14.70公里,全线设置分离式立交2座。设置通道8处,天桥1座。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蚶江互通至秀涂互通段采用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度41米;其余路段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路基宽度33.5米。全线共设
蚶江镇、秀涂、张坂、塔埔四处互通式立交,项目总投资64.36亿元,计划建设工期4年。
泉州湾大桥建成后,泉州湾跨海大桥和
晋江大桥、
后渚大桥将泉州湾连成一个完整的“环”,环城高速将全线贯通。由宋元时的刺桐大港到未来的环
泉州市湾新城,泉州一步步发展壮大。我们以四个时期的“城圈”为脉络,梳理她的发展历程,并讲述百姓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
城市规划中,一定要更加注重保持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在城市结构布局上,要体现城镇空间发展适 度集中紧凑,区域生态空间开放开敞,避免全境开发、蔓延式的空间扩展。在生态空间结构上,要保护好都市区内“一弧(山体森林生态屏障)一带(沿海绿色防护林带)、一湾(泉州湾)三核(中部、北部、南部三个区域性生态核)+网络
生态廊道(以
水系为依托的蓝色生态廊道和以山体、交通干线为依托的绿色生态廊道)”的生态大环境。
城乡建设
要“突出两个重点”,推进“两个延伸”。两个重点即,
城中村改造和宽裕文明村建设。两个延伸即,
城市规划向农村延伸和
公用事业向农村延伸。要编制好全市城中村概念规划设计,抓好省、市级试点村(小区)的典型示范,合理安排好城乡各项功能用地,优化农村产业经济结构,把
城市规划区内农村的基础设施纳入城市规划统筹考虑,走以城带乡、以城补农和区域资源整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
“五大战役”首季成绩单公布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泉州湾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两岸产业对接基地、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在昨日省政府公布的“五大战役”3月份以及整个第一季度的建设“成绩单”中,泉州湾的发展步伐远超全省平均水平,164.51亿元的投资额和580个在建项目数均居全省首位。
根据省政府发布的数据,我省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中,泉州湾第一季度完成投资164.51亿元,占全省十大区域总投资的24.6%,在建项目数580个,占十大区域总在建数的39.3%,这也意味着新增长区域建设中近四成的重点项目落户在泉州湾地区。在3月份,南安三宏化纤生产、华祥纸业技改扩建等32个项目开工,整个地区新投产项目10个。在
湄洲湾南岸,省石化
合成橡胶项目开始试投料生产,达利食品三期扩建等19个项目开工,一季度累计在建项目达到166个。
在城市建设战役领域,我市市本级一季度完成投资30.18亿元,县(市)完成投资30.60亿元,在建项目分别达到74个和128个,在全省市本级居第二位和县市中居首位。在3月份,我市市本级启动六个规划编制项目,21个城市综合交通项目完成投资12.4亿元,新开工4个城市绿化项目,新增中心绿地2个、2公顷。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泉州湾跨海公路通道在3月份获批成为未来泉州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和支撑。2011年 3月11日,总投资达120亿元的中国清水岩影视产业园项目在北京签约。
另外,2011年我市已经竣工各类
保障性住房898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度将进一步加快。
公共租赁房作为保障房建设的重点,2011年全省将建设7万套(间)。据了解,自3月15日起,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出让要按比例配建公租房,年度出让的新增商品住宅建设用地,按住宅
建筑面积不低于10%的比例配建公租房;
棚户区改造项目,扣除拆迁安置房后,按不低于5%的比例配建公租房(
廉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