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以二十世纪七零年代为背景,讲述了
李青等人在生存、欲望和悔恨中挣扎摆荡,最终获得救赎的人生旅途的故事。
李青(邵昕饰)在贫困的违建区长大,李父(管管饰)在一间旧式机构内当闲差,因心里不平衡,而对其妻表达爱意之方式异于常人,加上彼此年龄悬殊,只要见到其妻与其他年轻男性稍示亲切,即妒火中烧而加以鞭挞。李母(苏明明饰)生李青时难产,总认为李青是胎里带来的魔障,而对他至为厌恶,但对弟娃极为疼爱,视为瑰宝。李青八岁时,李母受不了李父的怪异行径,与小东宝歌舞团的喇叭手私奔,临行前,将弟娃托付李青,李青以兄代母职之心情对弟娃极为呵护。不料弟娃却得
肺炎而亡,李青至感内疚,庞大的阴影长期压抑,造成李青心理极度不平衡,
高中时,与学校管理员发生了苟且行为被开除,同时被李父逐出家门。李青流落新公园内,受杨教头搭救,而有栖身之处,房东李曼华则属嘴利心软的女中豪杰,虽口中怒骂杨玻璃多管闲事,实则对李青极度同情。李青在杨教头处识得吴敏,小玉,老鼠等人,几人年岁相若,又有不同身世与遭遇,惺惺相惜而结为好友。一日,新公园莲花池畔,有双神秘摄人的眼,追随着李青,一根莫名感情的线,彼此牵引,李青情不自禁地与此神秘男子步入一场生死纠缠地情爱畸恋中。
1986年,台湾还在戒严时期,民风保守,同志议题还是只能在社会的底层滚动。电检尺度甚严,不只政治审查,连对社会道德带来冲击的电影亦不会被许可,所以《孽子》拍摄重点控制极严。电检只能尽量减少身体亲昵的接触画面,内容修改得令人尴尬。在改编原著的情况下,导演在影片还加入“曼姨”这一角色,作为杨师傅的异性掩护。
在100多分钟的篇幅里呈现不得不有所取舍。值得肯定的是影片的改编抓住了原著小说中对于父亲的复杂情感。片中的父亲们,无论是李爸爸的暴戾、吴爸爸的懦弱、
小玉爸爸的抛弃还是龙子爸爸的专制,无不令人唏嘘。小玉在片中一再强调说如果找到父亲,第一件事是要把“他那玩意咬下来”。这也是该片对父亲态度最具象的体现,其中隐含着对父亲的依恋甚至性的欲求,也更有愤恨。
该片中出现的
台北市夜景,以及
希尔顿酒店的盛大聚会,都把都市的生活背景做得很足,因此人物的漂泊无根也更加有了说服力。反复出现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的镜头,以此来比喻“青春鸟”,升格镜头给人即将逝去的感觉有些伤怀。只不过白鹭这种鸟看起来不够灵动可爱,具体形象还差一些。
该片的灯光存在很严重的技术问题,特别是新公园里刺眼的
白炽灯完全让神秘、幽深的气氛损伤尽。(《青春电影手册:影史100佳青春电影》评)
该片对小说内容进行了改编,与小说原文的对同性恋情描写的灰暗的色调相比,在那些“青春鸟”追逐感情时多了温情的一面。不过由于电影时长的限制,小说的情节被大量删减,降低了原著的叙事深度,使作品的悲剧性得到减弱。(西部广播电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