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墩是
苏州市吴江区的传统地方小吃,以其金黄的颜色和独特的形状而闻名。它外形类似三节腰的纸灯笼,口感外酥内软,味道香醇爽口。常见的口味包括
豆沙馅和肉馅。
相传,清朝
爱新觉罗·弘历在一次南巡途中经过吴江黎里地区,因船只迷失方向而在唐家湖的一个
小岛上度过一夜。由于饥饿难耐,他们在一个荒废的寺庙中找到了食物。庙中方丈指示烧火和尚用
糯米粉包裹豆沙馅,制成一种新的糕点供
乾隆食用。乾隆对这种新食品赞不绝口,并因其形状酷似油氽的蒲墩而命名为“油墩”。
油墩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首先,将酵面、
硫酸铝钾、纯碱混合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随后加入面粉揉搓至光滑状态。接下来,将面团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发酵膨胀。当面团表面出现大泡泡时,即可开始制作。在热锅中加入足够的芝麻油,等待油温达到适宜的程度。然后,使用两根筷子配合操作,将面团捏成圆形筒状,并将其放入油锅中煎炸。当油墩变成金黄色时,翻转另一面继续煎炸,直至两面都呈现出诱人的颜色。如果希望油墩更加美味,可以在馅料中添加
猪油、
白糖、
松子和桂花等食材,这样制作出来的油墩不仅口感柔软香甜,而且香味浓郁,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