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位于
江北区慈城镇北门外的阚山脚下。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
房琯为县令,房琯上任后,把县治迁至今慈城浮碧山以南,仿效古都
长安一街一河双棋盘,公共建筑左文右武的格局重建县治,并下令开挖慈湖,以灌溉农田。
清人徐兆《四明谈助》载:唐开元(713—741),令房琯开凿之以溉民田,名“阚湖”,又名“慈湖”。据史料,慈湖历史上还曾名“德润湖”、“普济湖”等。名“阚湖”是纪念三国吴将都乡侯阚泽而名之,故也称慈湖为“德润湖”。至于“普济湖”,慈湖又以
普济寺在其北,故名“普济湖”,而“慈湖”之名是
南宋著名学者
杨简命名的。
杨简后隐居慈城,筑室湖畔,于谈妙涧畔建屋讲学,世称“慈湖先生”。他说:“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既然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当然也要以慈名湖,取名“慈湖”了,又作诗云:“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只今烟水平轩槛,触目无非是孝慈。”
“寺僧筑堤湖中,直贯南北,以通往来。”《宝庆志》记载,普济寺僧人为了通行方便在湖心筑长堤贯通南北。宋
天圣五年(1027),县令孙知古在堤上建亭,名曰:清凉亭。
嘉祐二年(1057),县令唐昌期又更名为“涵碧亭”。
乾隆三十七年(1772),县令胡观澜在湖心堤上重建六面重檐,12根石柱承托亭顶的攒心式廊亭,供人歇足、纳凉,为缅怀宋人
杨简杨文元师
道教泽,命为“师古亭”,意思是师古法今,向先贤学习,为民众造福。至今“师古亭”东南角石柱上还隐约可见“乾隆三十八年仲夏”的字样。
“师古亭”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亭北石柱:“锦城环抱峰头翠,镜水平分涧底清。”亭南石柱:“三围秋色从中起,一片冰心望里收。”两副对联把慈城之美、慈湖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宋代
进士桂锡孙曾盛赞慈湖美景:“一碧浸空,千翠倒影,山含采而水含晖。”据说以前慈湖还有神奇的漂浮岛,不过现在已不能随风漂移。
阚峰巍巍,慈水涟涟。走进慈湖,穿越千余年历史文脉,慈湖人文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汉代的
董黯、
阚泽,
唐朝的
房琯,宋代的
杨简、
王安石,明代的罗贯中等历代名贤都在慈湖留下了踪迹,慈湖边的
普济庵、慈湖书院遗址,董孝子井……也曾写下“慈”的篇章,慈湖的历史,可以说是今日慈城的一部起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