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远(1659~1714),字来倩,号青来,生于桂阳(今
汝城县)县长安村横江背,后迁本县联江溪浦。郭远自小聪明好学,博通经史,善长诗
文言文辞,为士林传诵。省学使
潘宗洛赞他说:“
五岭之秀尽在子矣!”他与三湘才子
邵阳市王元复、
湘潭市张岂石、车无咎、
衡阳市王敔齐名,为时人仰慕。
郭远虽才华横溢,却困于场屋长达三十年,屡试不中,仍致力于科举学业,并潜心钻研程朱理学,从事教育和写作。直至
康熙五十年(1711)才中
举人,但赴京试不第。虽未登
进士,但他的文章却与
方苞等
文学大师的文章一起被朝廷选入全国名家
范文十余种之列,作全国学子学习范文。郭远性格刚毅富有正义感,遇事勇决敢为,当时县里苦于暴政,郭远与好友奔走呼吁省
巡抚,清理贪官污吏罪证脏物,依法论处,一县才得安宁。后因事冒犯了知县,被关进监狱,他在狱中读书吟诗自若,说“按理估量,我自信无罪”。后案情上报,学使
潘宗洛知他冤枉,遂向巡抚赵恭毅请求复审,赵巡抚特为他复审,确是冤案,终于为他平反昭雪。郭远见识宏大深远,虽未做官,却为地方做了不少大好事。分建南闱。当时
湖南省与湖北的乡试考场设在湖北武昌,郭远深感湖南士子赴试的艰险和弊端,便屡陈巡抚,请求分建南闱于
长沙市,并于
康熙帝四十一年(1702)上疏《呈请南北分闱文》陈于朝廷。
雍正二年(1724),特旨准许湖南分建南闱于长沙。从此,湖南应试
生员增多,乡试者才与湖北相当。革除里役。
顺治初年,承接明末动乱,地方凋弊,县官所需,都由各乡里的
里长供应,按赋税公粮苛派。知县
鹿宾,尽革原来弊端。郭远以为,里长之名不废除,贤令一走,原来弊端又会恢复,他与同志之士请求县令,详细载明革除里役苛派弊端始末,立碑永禁。这样,彻底铲除了里役苛派弊端。建
涿州学宫。县学宫塌已久,近旁
地基为军方守备署侵占,
康熙五十二年(1713)郭远与何胜鹏等呈请上级官府清理出来,并率领士绅捐款重建。扩大学额。
清代,
桂阳县(今
汝城县)县因战乱,最初几届州试,仅有逃亡在
郴州市的少数学子参加。
礼部据此定为小学。每届取进童生仅八名。郭远特向学官陈述,上报
巡抚申奏朝廷,于
康熙帝四十四年(1705)恢复
桂阳州学为中学,每届取进童生增至十二名。康熙五十三年(1711),郭远五十五岁,客死河北涿州。
郭远乡试的主考座师
马汝为,精选其遗稿成册名《郭青来制艺遗稿》。郭远之子郭思齐将他的著作搜集整理编成《郭青来文集六卷》。郭远的名篇《呈请南北分闱文》、《觉梦轩诗集序》、诗《过义通山》、《爱莲池有怀》、《登苏仙飞升亭》至今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