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指要赋》,针灸歌赋名。即《
流注指要赋》。
窦默作,出《
卫生宝鉴》。内容讲刺法、配穴。据题辞所述,内容多出自其师
李姓的经验:“授穴之秘者四十有三,疗疾而弗者万千无一。”
太穆皇后因“辄裁八韵,赋就一篇”,以“共传于同志”。
内容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
火器之妙,工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阳而倒阴。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歧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难,在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功?法捷而明,曰迎随而得用。
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之强痛,
神门去心性之呆痴。风伤项急,始求于
风府穴;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
合谷穴以推之。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脑昏目赤,泻攒竹以便宜。但见两肘之拘挛,仗
曲池而平扫;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清除。牙齿痛,吕细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太白宣通于气冲,阴陵开通于水道。腹膨而胀,夺
内庭穴兮休迟;筋转而痛,泻
承山而在早。大抵脚腕痛,昆仑解愈;股膝疼,阴市能医。痫发癫狂兮,凭
后溪而疗理;疟生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已,
劳宫退胃翻
胸痹心痛亦何疑!
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王公谓此;三里却
五劳之羸瘦,
华佗言斯。固知
腕骨祛黄,然骨泻肾,行间治膝肿目疾,尺泽去肘疼筋紧。目昏不见,二间宜取;鼻窒无闻,
迎香可引。肩井除两臂难任;丝竹疗头疼不忍。咳嗽寒痰,
列缺堪治;(目蔑)冷泪,临泣尤准。骨将脚痛以祛残,肾俞把腰疼而泻尽。以见越入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陨。
圣人于是察麻与痛兮,实与虚。实则自外而入也,虚则自内而出!故济母而裨其不足,夺子而平其有余。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据四百四之疾症,件件皆除。故得夭枉都无,斯民于寿域;几微已判,彰经古之玄书。
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患,责
肘前之三里。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脊间心后者,针
中渚穴而立痊;胁下肋边者,剌阳陵而即止。头项痛,拟
后溪以安然;
腰背痛疼,在
委中而已矣。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能明焉,收祛邪之功,而在乎捻指。
白话解
原文: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
火器之妙,工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阳而倒阴。
注解:病之法中针灸疗法较其他疗法有独特之处。针灸能治愈疾病,主要是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以精巧的针术,运转生理活动上的神机之妙,以平复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擅长于针灸的医者,将古代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继往开来,从实践中发挥它的真正价值。用
泗水砭石从体表进行刺激,能蠲除病邪,扶补正气;针道之中有阴阳五行的大道理,针术能使阳厥者阳回,使阴竭者阴复,济世活人。
原文: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歧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难揆,在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功?法捷而明,日迎随而得用。
注解:经络中的十五络脉,有纲的含义,将不同的支脉分别联系起来,由络脉作为传注的纽带。十二经脉由阴经交于阴经,或数经相交,构成了错综的循行通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经络上的穴位就像沟池溪谷、山海丘陵一样处在孔隙或凹陷中。经络系统的
流注复杂,是难以分辨记忆清楚的,但经络系统又是统一有序的。如果不理解这些复杂的规律,即使运用了补泻手法,也难获得满意的疗效。针灸治疗的方法很多,准确应用迎随针法是一种简明而有捷效的治疗方法。
原文: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强痛,
神门去心性之呆痴。风伤项急,始求于
风府穴;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
合谷穴以推之。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脑昏目赤,泻攒竹以偏宜。但见两肘之拘挛,仗
曲池而平扫;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清除。牙齿痛,吕细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太白宣通于气冲,阴陵开通于水道。腹膨而胀,夺
内庭穴兮休迟;筋转而痛,泻
承山而在早。大抵脚腕痛,昆仑解愈;股膝疼,阴市能医。痫发癫狂兮,凭
后溪而疗理;疟生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已,
劳宫退胃翻
胸痹心痛亦何疑!
注解:至于足痛行步困难,可取太冲;
脊柱两侧肌肉强痛用人中;心性痴呆用
神门;风邪致颈项强痛取
风府穴;头晕目眩取风池;耳聋取听会;眼痛取
合谷穴;胸部热结身黄,取涌泉;脑昏目赤,泻攒竹;两肘拘挛,取
曲池;四肢懈惰乏力,取
照海;牙痛,取太溪;头项强,取承浆;凡是气上冲胸用太白穴可宣降;
阴陵泉穴可以开通水道治水肿病;腹膨胀,取
内庭穴;腿肚转筋取
承山,用泻法;脚腕痛,取昆仑;股膝痛,取阴市;癫狂痫,取
后溪;
疟疾寒热往来,取间使;胸满、血结膨胀满,取期门;翻胃、呕恶、
胸痹心痛,取劳官。
原文: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王公谓此;三里却
五劳之羸瘦,
华佗言斯。固知
腕骨祛黄,然骨泻肾,行间治膝肿目疾,尺泽去肘疼筋紧。目昏不见,二间宜取;鼻窒无闻,
迎香可引。肩井除两臂难任;丝竹疗头疼不忍。咳嗽寒痰,
列缺堪治;眵冷泪,临泣尤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胯骨将脚痛以祛残,肾俞把腰疼而泻尽。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陨。
注解:考查了古代医籍的记载,大敦可治七疝之睾丸偏坠,
王焘的《
外台秘要》中有这样的记载;
足三里穴可治
五劳之羸瘦,
华佗验案中有记载;
腕骨可治黄;然骨可泻肾;行间可治膝肿和目疾;尺泽可治肘疼筋紧;目昏不见,取二问;鼻窒不问香臭,取迎香;肩井可治疗两臂疼痛不能负重;丝竹空可治疗头疼;咳嗽寒痰可取
列缺;眼屎凝积、冷泪可取头临泣;
胯骨部居、环跳可治疗脚疼;肾俞可治疗腰疼;
扁鹊治疗太子尸厥病,使弟子子阳取百会穴,病人随着针刺而苏醒;
徐文伯用刺三阴交的方法,使怀孕后胎死腹中的妇女排出死胎。
原文:圣人于是察麻与痛兮,实与虚。实则自外而入也,虚则自内而出欤!故济母而裨其不足,夺子而平其有余。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据四百四之疾症,件件皆除。故得夭枉都无,跻斯民于寿域;几微已判,彰经古之玄书。
注解:圣人检察病人肢体的麻木和疼痛,分虚证和实证,实证即外感六淫之邪中人,从外而人;虚即指内伤虚损气血不足,是自内而出。因此,在补母泻子法中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十二正经和十五络脉,要分别清楚。古代记载针灸能治疗的404种疾病,都要一一验证治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样,就不会有夭折和误伤性命的事发生,老百姓就能尽其天年。以上微妙的针灸理论已经分析明白,我不过是阐发古代医籍所载的深奥理论罢了。
原文: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患,责
肘前之三里。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脊间心后者,针
中渚穴而立痊;胁下肋边者,刺阳陵而即止。头项痛,拟
后溪以安然;
腰背痛疼,在
委中而已矣。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能明焉,收祛邪之功,而在捻指。
注解:我又听说:心胸病,取掌后大陵;肩背疾患,取肘前
手三里。寒湿所侵,致使肾气不足的腰背痹痛,取足阳明胃经合土穴
足三里穴;感受风寒之邪,致使脐腹疼痛,泻足少阴肾经合水穴阴谷。脊间心后痛,取中渚;胁下肋边的疾病,取
阳陵泉。头项痛,取后溪;腰脚疼,取委中。针灸医生如果能深入研究本篇所述的针灸理论,心中豁然明了,然后运用于临床,就易如捻指搓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