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果藜
藜科角果藜属的植物
角果,是双子叶植物纲藜科植物,植株高5-30厘米,叶长0.5-3(6)厘米,宽0.1-0.2 (0.5)厘米。
角果藜是一年生荒漠植物,在中国仅分布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常见于沙漠、戈壁、砂地、荒地及田边路旁,分布于、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欧洲东南部等,常用作骆驼、牛、马、羊的饲草。
形态特征
角果藜是一年生草本,高5~30厘米,全株有星状毛,后期部分脱落。叶针刺状,条 形或条状披针形,长0.5~3(6)厘米,宽1~2(5)毫米,先端渐尖,有短针刺,基部渐狭,全缘。
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长约1.5毫米,黄色,膜质,花丝短,条形,花药近球形,底着,纵裂。胞果革质,长0.5-1厘米,宽0.2-0.5厘米,花果期4-7月。雄花2~3朵着生于短梗上,位于分枝处或叶腋;花被膜质,狭倒卵状,先端2裂;雄蕊1;雌花单生于叶腋,无花被;子房包于2苞片内,苞片纵折,愈合成管,两侧压扁。角果藜具有果期楔形或倒卵形,顶端2角各有一针刺状附属物,两面密生星状毛。胞果倒卵形或楔形,两侧压扁;种子与胞果同形。
生长环境
角果藜是旱生植物,生长于戈壁、撂荒地、干旱地区沙漠和过度放牧的草场。在天山北坡3月底萌发返青,5月上旬开花,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果期。直根系,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在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角果藜有时可成为亚优势种。角果藜在荒漠草原草场上显著增加时,说明该草场已开始退化。
生长特性
角果藜从种子萌发到死亡,整个生活史为8个月,单纯营养生长期短(1个月),开花具有持续性,生殖时间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角果藜的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雌花单生叶腋,雄花顶生,开花时,枝的节间短缩,雌花和雄花密集成头状,雌花和雄花的空间排列为雌花的授粉提供有利的空间位置。角果藜具有地上地下结果性,地下果实位于主轴第1节处,是由第1节对生的叶腋处的2个雌花发育来的,在4月下旬雌花在地上开花授粉,于6月中下旬进入土中继续发育,形成地下果实。地上果实和地下果实从颜色、大小、形状、重量、数量和散布上都存在着差异;地上果实深绿色,长倒卵形,数量多,地下果实淡桔黄色,倒卵形,只有2个。
种子的异质性导致了地上种子和地下种子的不同萌发行为。地上和地下种子的萌发率均较低。低温层积处理可以显著的提高地上和地下种子的萌发率,这表明二者均属于生理休眠;划破果皮和种皮可显著提高地上种子和地下种子的萌发率;延长储藏时间能显著地提高地上种子的萌发率,也能部分提高地下种子的萌发率,表明地上种子的休眠程度比地下种子浅。在整个生活周期中,角果藜的资源分配是动态变化的。营养器官繁殖分配值(RA)逐渐减少,生殖器官繁殖分配值则逐渐增多。地上繁殖器官于7、8月进入生殖休眠期,9月开始恢复生长,其繁殖分配值变化最大,由0%增加至57.8%;地下繁殖器官的繁殖分配值则相对稳定。从繁殖时间上看,地下果实比地上果实成熟早。 角果藜具有地上地下结果性是适应荒漠多变环境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
种子传播
每年7月到10月是角果藜种子成熟的季节,其结满种子的球状植株会逐步干枯,和母体的第二节处形成分离层;这部分果实借助球形植株的"风滚"形式向外传播。
分布范围
角果藜分布于中国新疆天山以北;蒙古、西伯利亚、中亚地区、以及欧洲东南部。
主要价值
角果藜可以防沙固沙、保育生态;骆驼全年乐食,春季牛、马、羊喜食,夏季粗糙时羊乐食、马喜食秋后直到冬初干枯的植物牛、马、羊又喜食,有时乐食;混合在干草中各类家畜均乐食。角果藜主要含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皂苷类、单宁类、黄酮、甾体和三类、生物碱类、香豆素内酯类等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和开发前景。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生长特性
种子传播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保护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