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米茶又名米碎茶、米碎花、碎米茶、凹叶柃木、米碎木,
山茶科,灌木类植物,分布区域
香港特别行政区各地,
江西省,
福建省,台湾,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日本、
斯里兰卡、
韩国。
常绿灌木,四季常青,新叶红褐色,叶互生,革质,叶小型细密、
墨绿色,倒卵形至长椭圆倒卵形,先端凹头,细锯齿,革质至薄革质,长2x5公分,有光泽。雌雄异株,花小,绿白色。球形状果,熟果紫黑色。自然状态下树冠多平展,树姿优美,枝叶浓密,小枝密生短毛。
叶: 单叶互生,革质至薄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圆形,2x5公分,先端锐尖,渐尖或圆钝,基部楔形,上面鲜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或初时疏被短柔毛,后变无毛,中脉上凹下凸,侧脉6-8对,两面不明显,边缘有时背卷,密生细锯齿。叶柄1-3mm。
花: 11-12月,单性,白色至黄绿色,1-4朵簇生于叶腋;
花梗2mm,无毛;小苞片2,细小,无毛;5萼片卵形2mm,无毛;雄花苞片细小,花瓣倒卵形,3.5mm,
雄蕊15,花药不具分格;
雌花花瓣卵形,2.5mm,子房元毛卵圆形,花柱2mm,顶端浅裂。
果: 6-7月,
浆果圆球形,4mm,无毛,熟时黑色。种子肾形,稍扁,黑褐色,有光泽,表面具细蜂窝状网纹。
翠米茶,学名
柃木(Eurya loquaiana),是一种对环境适应性极强的常绿灌木。它在生长环境的选择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尤其喜爱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这使得它在
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能够茁壮成长。翠米茶对于光照的需求较高,充足的阳光是其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它经常在阳光直射或半阴的环境中被发现。
这种植物对土壤的酸碱度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能够适应pH值在酸性范围内的土壤条件。同时,翠米茶还具备良好的耐旱和耐寒特性,即使在干旱或寒冷的环境中也能够生存,尽管在这些条件下生长速度可能会减慢。此外,翠米茶的耐阴性也相当不错,可以在适度遮阴的环境中保持生长,但这可能会影响其叶片的光泽度和花朵的开放。
翠米茶的生长适温为18至30
摄氏度,这一温度范围内的环境能够保证其生长活力和健康状态。在水分管理方面,翠米茶需要适度的水分供应,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在春至夏季,为了促进生长和花朵的开放,建议施肥2至3次,以提供必要的养分。
翠米茶的分布范围广泛,跨越了东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它的足迹遍布香港、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和广西等地区,这些地方的气候条件适宜翠米茶的生长。除了
中原地区的多个省份,翠米茶的分布还扩展到了邻近的
亚洲国家,包括
日本、斯里兰卡和韩国等地。
在这些地区,翠米茶能够在多种生境中生长,包括山地森林、
灌木丛、溪边以及沿海地区。它的分布不仅局限于野生状态,还被广泛地应用于
园艺和景观设计中。由于其观赏价值和适应性,翠米茶常被种植于庭园、公园、植物园,以及作为海岸防风林带和绿篱使用。
星星点点相映翠叶之中,非常美丽。可用于海岸防风林带、绿篱、庭园美化;可单植、列植、密植。为优良的盆栽、盆景植物。亦可植于建筑物周围或草坪、池畔、小径转角处,或用以点缀岩石园,富有生气。绿篱随时做必要之修剪。
根,枝,叶药用。味甘,淡,微涩,性凉。入肺经。清热,解表,利水,治感冒发热,发痧,外敷消肿止痛,脓泡疮。用量0.5-1两。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粉调
茶油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