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脚鲣鸟(
食虫类:Sula nebouxii),是一种大型的热带海鸟。平均身长80厘米,体重约1.5
千克。
雌性比
雄性稍大些。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长着一对蓝色的大脚。嘴粗壮,长直而尖,近似圆锥形,上下嘴缘均呈锯齿状,喉囊发达,有贮存作用。翅狭窄,长而尖,尾羽共有14枚,呈楔形。羽防水。具有发达脚蹼。
主要栖息于
热带海洋中的岛屿、海岸和海面上。主要以鱼类为食,特别是
蓝点马鲛和鲛鱼,也吃
墨鱼目和
甲壳亚门等。栖息于热带及
亚热带的
太平洋岛屿。
形态特征
蓝脚鲣鸟体长76-84厘米,翼展152-158厘米,雄性体重1.1-1.5
千克,
雌性体重1.3-2.0千克。嘴长粗而尖,呈圆锥状,翅膀较为狭长,脚粗而短。它的身体上的羽毛也均为白色,飞羽为黑色,尾羽有14枚,呈楔形,也是黑色,与
红脚鲣鸟的白色尾羽不同,而且嘴、脸、眼睛和脚等的颜色也都与红脚鲣鸟不同。雄鸟的嘴为亮黄色,
雌鸟的嘴为暗黄绿色。脖子粗壮。眼睛呈黄色,雌鸟的瞳孔较雄鸟的瞳孔要大。特别的是它们的嘴喙上没有鼻孔、直接用嘴巴呼吸。
蓝脚鲣鸟有明亮的蓝色脚蹼。头部和颈部具浓重的棕色和白色条纹,翅膀和下体黑褐色,有一些白色羽毛扩展至背面,上背部和臀部有一块白色的大斑块。腹部白色,尾巴黑褐色,
鸟喙是暗绿色、蓝色或灰色,脸上的皮肤黝黑并有奇异的眼袋,眼帘黄色。
雌雄蓝脚鲣鸟在外观上相似,区别是
雌性虹膜暗,个体比
雄性大,有一个相对较短的尾部。未成熟的鸟头部、颈部、下体和前胸部,具有更均匀的棕色;腹部发白,眼睛灰棕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
热带海洋、海和岛屿上,除了繁殖期以外,大多数时间都在海上活动。善于飞行和游泳,常呈小群飞行于海面的上空或者在海面上游泳。
生活习性
蓝脚鲣鸟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物种,往往集高达200只以上的大群进行
捕食活动,主要食物是鱼类,如
沙丁鱼、
鲚鱼、
鲭鱼、以及一些鱿鱼和
飞鱼科等。
蓝脚鲣鸟捕鱼的本领非常高。它们在水面30米高(有时甚至100米)的地方飞行,一旦发现爱吃的鱼,就收拢双翅,头朝下,像一颗流星溅入湛蓝的大海,它们扎进水里的速度达到了97千米/小时。入水时产生的巨大声响,能把水面以下1.5米处左右游动的鱼震晕,这时
鲣鸟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水里,用双翅和带有蹼的脚拨水,在水中快速游动觅食。鲣鸟一咬住鱼,便在水下把鱼吞入腹中,然后浮出水面。为了抗击强大的冲击力,蓝脚鲣鸟的头变得非常坚硬,脖子也特别粗。当然每次入水都有生命危险,要是位置和角度不好就会折断脖子而丧命。
繁殖方式
在繁殖期间,雄鸟会不停地左右抬起那双醒目的蓝色大脚,在这求偶舞期间它还会张开上扬双翅,来吸引
雌鸟的注意,触摸对方的
鸟喙,或拿起树枝或石块,并将其放置在地面上,蓝脚鲣鸟的脚用处很大。雄鸟在求爱期极力展示自己的脚,它一边弓着背,一边抬脚,一次一只,然后单腿跳,从一只脚到另一只,目的就是要确保让雌鸟能好好欣赏它的双脚,以取得交配权。蓝脚鲣鸟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也有个别情况。
巢是建立在裸露的地面,积累的鸟粪形成一个圆圈内。蓝脚鲣鸟一般能产下2-3个卵,通常在产完第一枚卵后,相隔6天左右才产第二枚卵。雌雄鸟轮流孵卵,不是像其他鸟儿那样用身体来孵卵,而是用它们那对漂亮的大大的脚蹼护住卵,保持温度,直到孵化出幼雏,孵蛋期大概在41-45天。
益鸟羽毛丰满约为102天,而依赖于成鸟哺育要另加56天。
分布范围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蓝脚鲣鸟加拉帕戈斯亚种正遭受与鱼类数量减少有关的食物短缺的困扰。这导致
加拉帕戈斯群岛𫛭的蓝脚鲣鸟长期缺乏繁殖量,所有受监测的群落含有不到历史最大巢数的15%(Anchundia等,2014)。此外,观察到的大多数国家体育场在没有孵出
早成雏的情况下失败(Anchundia等人,2014)。人们认为这种繁殖失败始于1997或1998年的
厄尔尼诺暖流和南方涛动(ENSO)。
科隆群岛周围水域的鱼类周期性消失与
太平洋的南方涛动有关,但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似乎引发了后续长期低丰度的时期,这似乎导致成年的蓝脚鲣鸟不断推迟繁殖期(Anchundia等,2014)。自2001年以来,这似乎导致了这一物种数量的持续下降,自那时以来产生的后代没有返回到繁殖
种群中,除非
沙丁鱼返回,否则可能即将濒危(Anchundia等人,2014)。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