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沈阳工业大学的
二级学院。
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沈阳机电学院电机系,后经撤销又重建,于1972年建成沈阳机电学院电机系,在1987年及1999年分别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截至2018年4月,电气工程学院有专业教师119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57人、副教授41人,本科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在站2909人。电气工程学院开办4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个。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
沈阳工业大学电机系、设电机制造专业。1961年,撤销沈阳机电学院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改为电机与电器专业,并划入沈阳机电学院无线电系。
1972年,建成沈阳机电学院电机系,设电机、电器、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4年,电机、电器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7年,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
1990年,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电机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3年,工业自动化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6年,电器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9年,改建为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00年,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
电机工程学一级学科获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3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国家对专业学科目录调整,电机、电器两个博士点被调整合并为一个博士点。自主增列
人工智能与运动控制、医学电磁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据2020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设4个本科专业。
学科体系
据2020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截至2018年7月,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
一级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人工智能与电气运动控制、医学电磁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点:电机与电器、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能源动力
据2020年10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二级重点学科6个。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学院的电气工程学科在全国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并列第9,进入全国学科排名B+档。
全国四轮学科水平评估:电气工程(并列第9,全国学科排名B+档)
师资队伍
截至2018年4月,学院有专业教师119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57人、副教授4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等高层次人才32人。
人才培养
截至2020年8月,学院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1个等。学院还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辽宁省精品课程3门,辽宁省资源共享课程2门,辽宁省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此外,学院还有多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
辽宁省电气类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电机工程学与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
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风力发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辽宁省新能源类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国家级一流课程:计算机仿真
辽宁省精品课程:电路基础与网络理论、电工学、电机学
辽宁省资源共享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交流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辽宁省精品视频公开课:电器电路
截至2020年2月,学院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省教育教学成果
一等奖6项、
二等奖12项、
三等奖2项。国家级规划教材3个,辽宁省规划教材6个,辽宁省精品教材3个。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适应
振兴区发展的地方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协同机制的改革与实践(2018年)、“113”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2018年)等
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依托
沈阳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2012年)、”校企合作,立足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2年)、“基于大协同机制的辽宁地方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4543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8年)、“基于‘大创业观’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2018年)等
辽宁省教学成果
二等奖:电路课的教学改革(1993年)、强化‘三个能力’培养的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依托研究所机制,面向社会需求的自动化多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2012年)、基于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8年)、面向行业需求的电气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8年)、“角色体验式”工程化实践教学道场改革与实践(2018年)、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化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18年)、打造五重结合实训平台构建六化一体运行模式培养Ca2+型卓程人才(2018年)、多元化需求下理工信息类“4321”全方位协同育人的改革与实践(2018年)等
辽宁省教学成果
三等奖:强化工程意识的电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12年)等
国家级规划教材:《特种电机原理及应用》《电工技术》《现代电机控制技术》
辽宁省规划教材:《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子设计与仿真技术》《特种电机原理及应用》《电器学原理》《风力发电机组原理与应用》
辽宁省精品教材:《电子技术》《电机现代控制技术》《电工技术》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3月,学院拥有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以及省协同创新中心共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有风能技术研究所1个。
科研成就
截至2018年4月,学院在近五年间共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技项目45项,获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17项,发明专利授权127项,出版著作13部,发表SCI、EI期刊检索论文400余篇。
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高校高启动转矩铁硼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共性关键技术
辽宁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辽宁东岗风电开发与建设(2001年)、“柔性操作高压开关设备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2018年)
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可靠性永磁操动真空断路器(2002年)、大开距高电压真空灭弧室结构综合优化设计研究(2004年)
辽宁省科技进步
三等奖:大容量变压器螺旋线圈轴向电流分量及低压引线电流漏磁的研究(2002年)、
电磁场形状位置优化设计的智能型遗传算法研究(2002年)、直流输电及地磁变化引起的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的研究(2003年)、低速大转矩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2005年)
学术交流
截至2018年5月,学院与中国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长期稳定学术交流,已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
谢菲尔德大学、
意大利卡斯诺大学等多所国际高校开展合作,并与武汉大学、
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以及中国石油勘探设计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等中国国内科研院所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开发等形式长期密切合作和学术交流。
学院于2001年成功举办了ICEMS国际电机与系统会议,于2005年成功举办了COMPUMAG第十五届国际
电磁场计算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电磁场问题与应用会议等中国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校园环境
校园活动
据2020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举办了“三柱鼎力之千斤一发”比赛、“国学修习”系列活动之国学知识竞赛、2019年度班级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庆建国七十周年红色书籍读书会等多项学生活动。
2018年5月25日,学院举行了“三柱鼎力之千斤一发”比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018年6月8日,学院举办以“丰富国学知识,博览中华文明”为主题的“国学修习”系列活动之国学知识竞赛。
2019年11月21日,电气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学风建设部举办了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红色书籍读书会。
学院地址
学院地址: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111号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邮编:110870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