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波潭是地下水出口天窗形成的池潭,潭水面积约2000平方米,常年清澈,不溢不涸,水温20℃~24℃,夏凉冬暖,出水流入香山河。逢农历“
上巳节”,潭边有歌圩。2013年3月3日,
南宁新闻网记者到罗波潭采风。2018年4月,罗波潭旁的
罗波庙在三月三期间举行祭祀龙母,以及抢花炮、对山歌等民俗活动。2024年7月,有多位网友发视频表示,广西南宁罗波潭水变黑,给生活用水带来了困扰。
罗波潭又名“古龙潭”“龙窟潭”,是后人为纪念“特掘妈”(龙母)而得名的。传说中“特掘”是一只类似蜥蜴的动物,由“特掘妈”喂养。“特掘妈”死后被安葬在大明山上,而“特掘”则变成了龙,常常落到此潭中洗澡,由此当地风调雨顺,“古龙潭”因而得名。
2013年3月3日,
南宁新闻网记者到罗波潭采风。2018年4月,罗波潭旁的
罗波庙在
上巳节期间举行祭祀龙母,以及抢花炮、对山歌等民俗活动。次年,
武鸣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按照《广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要求和武鸣区经济建设发展布局要求,打造了包括罗波潭等景点的乡村旅游示范带。
罗波镇探索打造骆越文化旅游小镇,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罗波社区,并投入1500多万元改造罗波潭周边环境。
罗波潭所在位置位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处
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7℃。
罗波潭为地下水出口天窗形成的池潭,面宽约5000平方米,水源为典型的
喀斯特地下水,常年清澈,不溢不涸,水温20℃~24℃,夏凉冬暖,出水流入香山河。潭水被岸边的嶙峋巨石拦成三个水窝,因为水深不等,因此蓝得也不一样,俗称‘三蓝’。其中,头潭水最深,也最蓝,是为深蓝;二潭水次之,是为浅蓝;三潭水又次之,是为淡蓝。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孤寡老太婆娅仆(或称佬仆)到罗波潭挑水。一只小
百花锦蛇三次跳进她的水桶而不走。待娅仆挑水回家,把水倒进缸里,仍见它浮游缸中。娅仆心想这也许是缘分吧,便把小花蛇养了起来。花蛇越养越大,尾巴也越来越长,水缸渐渐装不下它,后来连茅草屋也容不下它了。娅仆只好拿柴刀把它的尾巴砍掉一截。哪知道花蛇一下变成了一个年轻男子,娅仆便给他取名为“特掘”(
壮语意为“秃尾巴的男子”)。特掘告诉娅仆他原来是海龙王的儿子,是来人间解忧救难的。从此以后,娅仆与特掘相依为命。特掘很孝敬自己的养母娅仆。每天帮她打柴、捡
食用野菜、喂猪等,还 为当地降雨,得到村民敬仰。过了很多年,娅仆死了,特掘就把娅仆葬到大明山顶上,然后潜回到罗波潭底龙宫水府去了。待到每年
上巳节,特掘便从罗波潭底飞窜出来,飞上大明山顶给娅仆扫墓。因此,当天罗波潭闪起一股浪花,大明山谷间刮起一阵风沙,那便是特掘回来扫墓啦。罗波潭
壮语称为“棱佬仆”,“棱”是水潭的意思,“佬仆”则是高祖母,即龙母的尊称,汉语音转为“罗波”。罗波潭正是为纪念“特掘妈”这位
壮族先民的“高祖母”而得名,亦叫“古龙潭”“龙窟潭”,现在已成骆越龙母文化的一个古老印证。
广西民族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大明山龙母揭秘》一书,曾对罗波潭的由来有所记述。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关于此传说的《特乞扫墓歌》,原文古壮字,五言体四句头,25节100句。
清代光绪年间
思恩府郡守
李彦章曾到此一游,兴之所至,写下《咏龙窟潭》一诗,诗中对此潭赞叹有加:一壶天作
九华山,面面清潭印月来。龙藏常时腾剑气,螭觞何处选碑材。云烟蒸蔚随神雨,城郭荒唐托鬼才;莫怪三山成缩本,眼前真有海如杯。
2024年7月,有多位网友发视频表示,广西南宁罗波潭水变黑,给生活用水带来了困扰。7月5日,
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当地镇政府正在排查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