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作为
辽宁省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大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冠军,而前世界冠军朱香云从当队员到教练,在大院度过了大半辈子,见证了大院女子乒乓球项目的辉煌。在28年的执教生涯里,朱香云为辽宁乒乓球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培养出
王楠、
郭跃、
张瑞、
汤媛媛和
常晨晨等数十位优秀的乒乓球人才。
基本简介
姓名:朱香云
性别:女
生日:1950年6月
身份:运动员
地区:辽宁
相关介绍
1950年,朱香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她接触乒乓球这项运动是比较偶然的,在朱香云小学即将毕业的那段时间,由于班里的体育委员特别喜欢打乒乓球,每当放学以后,体育委员都会组织班里比较喜欢体育的这些学生玩,这其中就有朱香云一个。
那时没有乒乓球台,同学们一起动手临时搭建。放学后,把可以活动的讲台搭在几个书桌上,然后从中间立块板子,一个临时的乒乓球台就这样形成了,而乒乓球拍则是一块光秃秃的木
板,这就是朱香云最早接触的乒乓球,当时她只是觉得好玩,根本没有想到以后竟然成为一名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更没想到自己将来会成为世界冠军。
上初中以后,由于忙于学习,朱香云一段时间就没有再玩过乒乓球。直到有一天,学校的体育老师走进班级说:“市里要举办乒乓球比赛了,有哪位同学会打啊? ”比赛将至,因此现培养是来不急的。朱香云见班级里没有同学回应,她就站起来说:“老师我会打! ”就这样,朱香云在学校经过了短暂的训练后参赛了,“底子薄”的朱香云在那次比赛中打出了不错的成绩。
朱香云的表现也得到了本溪市业余体校乒乓球教练的关注,当时教练觉得朱香云的精神面貌和拼劲都挺好,是个不错的苗子,就把她招入市体校。朱香云回忆:“开始学的时候,还只是海绵,胶粒都是后来才有的。 ”
不过由于起步比较晚,而且接受正规训练的时间又很短,朱香云在参加全省的比赛时的成绩都不是很好。当时朱香云还有很多动作都不规范,她是直板握拍,只会搓和推,根本不会正手攻球。
但是经过一年的专业训练后,朱香云有了十足的进步,直板也改成了横板。而且还拿到过一次全省青少年冠军。这也让朱香云获得了一次参加
辽宁省集训的机会。
进入大院,朱香云却不是一帆风顺,当时本溪市女子乒乓球只有朱香云和她的队友两人被招入集训队。在集训之后,大院只留下一个人,但那个人不是朱香云,而是她队友。
当时给出不要朱香云的理由是,觉得她身材和整体形象没有达到大院选材的要求。不过,机缘巧合的是,那名被大院留下的女队员,由于她的家长希望儿女以后能进大学深造,因此决定放弃这个名额。在1964年底,14岁的朱香云就这样“捡漏”进了大院!
回想起刚进大院时,朱香云觉得那时来到大院后就是喜欢啊,高兴啊。那时的大院周围还都是平房和大片的荒地,院儿里也没有什么高楼。大院只有东门一个门,而且大院东西两侧的小桥还都是木头做的,只能行人走,汽车啥的都进不来。
刚进大院时朱香云的工资每月只有5元,之后涨到10元。直到1970年转正后,她才拿到27.5元。朱香云的父亲是名矿工,家中有七个孩子,条件虽然不算富裕但是钱够用,但是朱香云作为家里的“老大”,时刻都考虑到家里。
当时运动员每个月都发糖和各种水果,这些东西外面都没有。而朱香云看见这么多好东西自己却舍不得吃,而是一点点攒起来,等过了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往家带一次,给弟弟妹妹吃。而且大院的伙食吃的要比家里吃的好得多,还给些零花钱,因此她都攒下寄给家里。
冬天时候,朱香云所住的寝室暖气特别好,因此朱香云担心糖和水果别坏了,她就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窗户之间的夹缝中。由于住在的是一楼,第二天训练回来,发现水果都没了,而里面窗户关的好好的,怎么回事呢?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外面玻璃被凿个洞,东西全被别人给拿走了,攒了一个月的水果和糖都没了。现在朱香云回忆起这事儿,还是觉得挺有意思。
那时的运动员训练条件确实挺艰苦。那时大院里乒乓球台只有四五张,无论什么时候去,都有人在用。队员们之间都是错开时间训练,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大院培养出这些老一辈的乒乓球世界冠军。
朱香云在大院经过了两年的苦练后,1966年朱香云代表
辽宁省参加了全国女子少年锦标赛,在团体赛中的三个人中,她已经成为绝对的主力,不过最后惜败上海队获得了那届团体亚军,当每个省只选一个风格奖,而朱香云获得了这个荣誉。
不过在这之后,朱香云也遇到了运动生涯的第二次挫折。在这次比赛后,国家青年队开始招人,而代表辽宁参赛的三个人中,国家青年队只要了两个人,朱香云被排除在外。这次给出的理由是,这两个队员的打法都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技术,一个是直板两面攻,一个是横板两面攻。而像朱香云这样的削球打法,国家青年队中已经有一名了。然而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更让朱香云难过的是,当时有一名专家直言:“朱香云根本就不是打乒乓球的料! ”
听了这话朱香云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当时的感觉更是难以言表。在队友都去国家青年队以后,朱香云一个人回到了大院,当时根本没有心情训练了。
那时朱香云的教练王吉新就安慰她:“你别灰心,你有身体素质,有毅力,而且有拼劲儿。 ”朱香云听完教练的劝说,心里好受多了。从此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拼下去。在每次训练课,王吉新都要求朱香云加练,在下课后又给朱香云补课。
1973年在
全国乒乓球锦标赛,23岁的朱香云在比赛中,先后击败了七、八名国家队的选手,最终获得第四名,这让朱香云如愿的进入了国家队。之后朱香云代表国家队连续参加了第三十三届和第三十四届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获得了一次团体冠军和两次女双亚军。回想起在国家队的生活,朱香云说:“
辽宁省乒乓球成绩好。当时国家队有三分之一的队员是来自辽宁。我获得世界冠军以后,我有一段时间还兼着辽宁省体委副主任的职务。 ”
在国家队待了五年后,1978年朱香云随着年龄的增大,回到了大院,并成为了辽宁乒乓球女队的教练。
朱香云回忆说:“那时
王洪礼什么名气都没有,再普通不过了。但他就是人好,话不多为人实在,又比较关心我。我们很早以前就认识,但是走到一起还是后来经人介绍的。 ”
那时朱香云每次从国家队回来后,都往回带东西,什么面啊、肉啊、
酱油之类的。所有东西加一起能有70斤重,朱香云背着行李,扛着包。而每次王洪礼都会帮着拿,不过朱香云说:“别看他每次都帮我拿,但是我一点都没给他,这些都是给家里买的。后来我才开始给王洪礼带些东西。 ”
1978年朱香云和相恋多年的王洪礼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当时住在大院主楼一间10平方米的小房间,当时朱香云的好朋友都送上了一些礼物,其中有一个当时从国外带回来的塑料盘子,带花边的特别好看。虽然现在看来很普遍不过那时国内还没有,朱香云特别喜欢这个盘子,她把
瓜子和糖等吃的东西都放在这个盘子里。
这间房相隔一个过道就是运动员的宿舍,
王洪礼所带的省体校的小足球队员就住在这里,当时带的是
马林、
唐尧东、傅玉斌这批队员。结婚当天下午,朱香云就把两个装满瓜子和糖的盘子给队员送了过去,她进门后看见队员们都在床上呆着呢,当时马林、傅玉斌他们都在屋呢。朱香云说:“朱导今天结婚,也没有什么送给大家的,就给大家送点喜糖和瓜子,大家别客气过来吃吧。 ”
当时队员们还都挺不好意思的。有队员就说:“哎呀,朱导不用啦。 ”
朱香云说:“那行,我就把这个盘子放着吧,你们要吃就来拿啊! ”说完朱香云转身走了,可是还没等她走到门口呢,床上的队员们都朝那个盘子扑了过去,拿里面的东西,结果“咔嚓”一声,朱香云的那个精美的塑料盘子被压碎了。不过朱香云没有心疼盘子被压碎,只是觉得这帮孩子太可爱了。
在结婚一年后,朱香云有了儿子王亮,不过由于朱香云和王洪礼都在带队训练,因此王亮多半时间是由姥姥看着。平时也会把
王亮带到足球场地,那时
辽宁宏运足球俱乐部的队员没事都带着王亮玩。王亮也就跟这帮队员熟了,在王亮很小时候,马林、
唐尧东等队员就经常灌输他:“王亮啊,你看你妈妈是打乒乓球的,爸爸是踢足球的。所以乒乓球是女人玩的,足球才是男人干的项目,所以你一定要踢足球啊!”
朱香云曾试图让王亮打乒乓球,希望儿子可以继承她的事业。不过王亮说啥也不去,就爱踢足球。王亮六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进入了正规的足球训练班。朱香云说:“在我的记忆中王亮去乒乓球馆都是能数出来的。 ”
2006年朱香云退休了,离开了给她快乐、荣誉和幸福的大院。不过朱香云没事的时候还是会去大院里溜达,看看院里的同事,看看她熟悉的乒乓球馆。如今大院的搬迁,对朱香云来说,更多的是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