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界联合会正式成立,
夏月珊被选为首任会长,会址在南市方浜路593号。先后由会长制、委员制、理事会等主持会务。 1950年改名上海京剧公会,不久改为上海京剧改进协会。
潘月樵等在
辛亥革命前,“就海上同志组织联合会,改良旧曲,排演新戏,发扬革命真诠,发阐共和原理。”辛亥革命爆发时,他们率领伶界商团攻打江南制造局,协助
国民革命军光复
上海市,受到
孙中山表彰。民国元年(1912年)2月23日,通过上海沪军都督府
陈其美向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申请核准成立上海伶界联合会。是年3月11日,孙中山复文批准:“潘月樵、夏月珊等启导伶界,有功社会,一片婆心,实堪嘉尚,所请各节,既经沪都督批准在案,自无不合之处,应准其开办。至于夺获制造局有功,自应受赏。”并题赠“现身说法”匾额。伶界联合会正式成立,
夏月珊被选为首任会长,会址在南市方浜路593号。会长以下又选出演员、音乐、服装、授剧、司台等行当组。先后由会长制、委员制、理事会等主持会务。
夏月润、
赵如泉、陈月楼、
周信芳等先后任会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林树森、梁一鸣负责。该会除团结广大
京剧艺人外,继续举办若干福利事业。如对于艺人中无依无靠的寡孤独,按月给于补助,在真如办过一个养老院和建筑了梨园公墓,并接办了榛苓小学等。民国17年和民国19年又创办了会刊《
梨园公报》,华伶体育会和戏剧图书馆。会务经费一是会员交纳会费,规定每人按月交纳“五厘捐”(收入的千分之五),另外主要依靠举行义演筹款。义演每年举办数次,每次一至数天,在沪著名演员荟集一堂,竞演名剧。民国35年,“伶界联合会”领导戏曲艺人反对
中国国民党市政当局把艺人和妓女放在一起登记,与国民党警察局、社会局抗争,最后取得斗争的胜利。1950年改名上海京剧公会,不久改为上海京剧改进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