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祠又称白圭庙,位于
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相传人文始祖、
三皇之首
伏羲率领部落族人沿
黄河中下游东迁,建都于陈(即今
淮阳区)。据说是伏羲用草画卦的地方,当地流传着伏羲氏生于
天水市、画卦于蔡地、葬于淮阳的说法。
白色灵龟已有千年之久,伏羲视之为神地,就运用蓍草之茎与
白龟之甲在此始创先天八卦,肇启华夏文明,遂名此地为蔡。
当时内建有占地6万平方米的一庙一城。其寨东西宽800米,南北长1200米,四面各建有城门,双道
护城河。
向北正中,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伏羲大殿,后有三皇阁,阁西有垂花门通蓍草园,园中有先天八卦亭一座。羲皇城历代多次遭受破坏,现存庙内部分古建,于清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重修,1985年,
上蔡县人民政府进行了修缮,2004年,由当地居民引资重修了白圭庙,改名为伏羲祠。
画卦亭建于高2米的八角形砖台之上,亭为八角攒尖琉璃瓦顶,青石圆柱,分立于八角砖砌台基上。亭檐下刻有“乾、坤、震、艮、、离、坎、兑”八字,象征八卦。亭门南开,两侧有青石条框上刻有楹联:“仰观俯察一画明天地之道,数往知来六爻发古今之藏。”亭旁刻有
东汉蔡邕题写的“伏羲画卦碑”一通。遗存至今的蓍草,历数千年盛而不衰。
民间传说蓍草可驱凶避邪,招祥纳福,盖尸防腐,医治沉杂疾。成书于战国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和明代
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均把蓍草列为药中上品,世称祥瑞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