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渔乡位于昭通城西北,距市区15公里,东接靖安乡、
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南接旧圃、
乐居镇,西接
苏甲乡,北接永善茂林。改乡镇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先峰云2618米,最低海拔水碾1870米。
洒渔乡是
昭阳区的农业大乡,享有“
苹果之乡”、“烟柳之乡”、“鱼米之乡”和“鼓魂之乡”的美誉。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先峰云2618米,最低海拔水碾1870米,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180-240天,年平均降雨量729.7mm,年日照1889小时,土壤为黄壤、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呈酸性。
地理环境
洒渔乡是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是著名的苹果之乡,截止2007年10月,有苹果4.5万亩,年产量近亿斤,年产值近亿元;洒渔河由南向北穿境而过,全长18.7公里,河水清澈透明,两岸绿柳成荫,形成美丽神奇的“洒渔烟柳”景观。为“昭阳八景”之一。
洒渔历史悠久,有洒渔烟柳、观音庙、古镇、旌表节孝坊、遇仙洞、三台山祖师庙、陈家花园、四筒鼓、营盘古墓、李仲举庄园、吴敬漪、小湾子姚人洞,天灯坝坝、磨角房子、江西庙、阳家食堂、天主教堂,剪纸艺术和历史人物李永和等景观和记载。这里是
昭通市著名的
苹果之乡和渔米之乡,居住着彝、苗、白、壮等十余个少数民族,民风淳朴,民族特色浓郁。为打造文化旅游大乡,洒渔乡历届党委政府着力进行不懈努力,准备打造洒渔古镇;恢复重建洒渔烟柳;开发
苹果公司观光旅游等。
洒渔古镇大约建于
秦汉,曾经有过的青石板路、天灯坝坝、贞节牌坊、长柳飞燕、青瓦木屋、石桥流水、四筒鼓舞、古井清泉、民间剪纸艺术等,是昭通古老民族千百年来的生活缩影和历史变迁的写照,大部分尚存。这里曾是上通
昆明市,下接
四川省的商贾马帮歇息的重要驿站,是传说中
彝族亡灵进入天堂的必经地。这里有春秋战国时期留下的营盘村,有战国时期的古
崖墓群,是对清政府造成较大冲击、影响仅次于
太平天国运动的“李蓝起义”首领
李永和的出生地。
自然资源
全乡有耕地11万亩,其中旱地8.6万亩,水田2.4万亩,有林地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有
经济林3.8万亩。经济作物种植以
苹果、桃子等为主,粮食作物种植以水稻、玉米、马铃薯为主。畜牧业养殖以猪、羊、牛、马为主。
人口民族
全乡行政区域222平方公里,截止2007年10月,辖9个村民委员会,231个村民小组,住着汉、彝、苗、壮等民族,有居民14330户,54765人,以
汉族为主,占96%;乡政府所在地下街子,地处全乡中南部,地理坐标103°36′,北纬27°27′,集镇占地2.1平方公里,老街长1213米,农贸市场占地30亩,集镇赶集人数在2万人左右。
经济
至2006年底,全乡经济总收入139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9元,其中
苹果总收入6979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50%左右;粮食总产量20465万斤,农民人均有粮420公斤。
现全乡新增苹果3000亩,高接换头800亩,精品果园建设2400亩,低产果园改造2000亩,铺反光膜2090亩,疏花疏果3.8万亩,整形修剪累计8万亩,深翻7万亩,科技培训10期6000余人,苹果总产量达4万余吨,销售收入达6976万元。
狠抓畜牧产业
一是狠抓科学养殖业培训;二是精心组织防疫,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提高养殖效益;三是加大市场防疫,确保市场健康安全;四是做好市场消毒,杜绝病菌滋生;五是做好
禽流感病毒防治和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六是进一步加强“市场两检”,保障肉产品安全和监控;七是积极促进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养殖大户,成立九洲生猪商贸有限公司。截至2006年底,全乡猪存栏38919头,出栏70796头;牛存栏4115头,出栏387头;羊存栏5863只,出栏2819只;禽存栏91156只,出栏73850只,畜牧业收入达2903万元,人均增收41元。
针对二半山区
苹果发展少种植技术不足,种植烤烟时间长、经验丰富等实际,动员引导这些地方种植烤烟。
发展二三产业
交通、信息、餐饮等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全乡已发展运输个体户400余家、餐饮业80多家、个体商户1870余户,二、三产业2006年总收入达795万元。
劳务输出发展形势较好
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乡党委政府结合本乡实际,积极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并与市、区各部门配合,协调组织劳务输出;
注重培植和经济林果
以
苹果产业为基础,培植发展桃子、
中国樱桃、核桃、板粟、梨子等林果,成为全乡继苹果产业之后的又一致富产业。
现代农业
加大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力度,开展技术服务,加强科普及技术下乡活动,引导农民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造就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掌握现代农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重点加大苹果科技培训力度,加强与农业局、科技局的联系,聘请农科人员对果农适时开展冬夏季修剪、
壁蜂授粉、苹果病虫害防治、苹果套袋、果园土、肥、水管理等培训,提高果农科技种植和管理水平。同时在水稻抛秧、
阳芋垄作、畜牧业生产、花卉种植等技术培训上下功夫,使农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逐步增加收入。
特色产业
突出
苹果产业,打造品牌树立精品,苹果产业:据史料记载,1940年留美博士吴镜漪老先生从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引入160棵苹果树到洒渔乡白鹤村李仲举家的庄园种植后,苹果这个产业就在洒渔乡安家落户了,经过洒渔乡几人的努力,现洒渔乡已成为
昭阳区苹果大乡,现有苹果种植面积4.5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桥、联合、巡龙、三台、白鹤、弓河等村,2006年苹果总产量达1.1亿斤,产值近亿元。
2006年,全乡共有3500亩排灌不便的田地改为旱地上种植
苹果,引进富士2001等新品种,为水改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苹果品种结构上,通过近八年的逐年淘汰以前低产劣质品种,引进新品种,通过大量的高接换头工程,全乡苹果的品种结构日趋合理,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合理;宝清苹果浓缩汁
加工厂的投产,对全乡苹果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并带动了三个山区村大量发展中国式型品种“
澳洲青苹”;在苹果产业的带动下,洒渔乡现已有果袋生产厂两家,网袋生产厂三家,与苹果产业配置的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2006年8月,洒渔乡
苹果产销协会正式挂牌成立,全乡苹果生产已逐步向专业化、产业化、无公害方向发展。乡党委政府确立了以“两改”为中心,围绕农民增收,产业结构增强,依靠科技增效益,创建品牌走市场,走优质、高效、适产、无公害的路子,狠抓苹果产业,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设大桥万亩连片示范基地、大桥精品果园示范园、巡龙米田苹果万亩连片示范园、引进
澳洲青苹500亩,建设1000亩区长苹果示范园,四川
盐源县浓缩汁加工企业落户大桥村,推进了
苹果产业质的飞跃,将苹果的粗加工、粗生产转化为精加工,提升苹果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引进朝辉苹果交易公司修建了苹果交易市场,一期征地30余亩,总投资达1000余万元,该市场的建成,将是
滇东北最大的苹果交易中心;组建苹果产业协会,协会由苹果种植大户、营销大户及科技人才等组成,在全乡形成了公司加协会加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了苹果的市场竞争力;投资建设园区道路和园区灌溉沟渠,切实解决了园区交通各灌溉用水;实施
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做到科学技术进园区、入农户,加大强拉枝、大改形、高枝换头、放配肥、疏
苹果、套袋子无公害的科技推广力度。
以十二个“一”为具体措施,加强
苹果公司科技革新: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品种改良、改造这一思路,挂单果、套袋子为首选技术,大力推广无公害农药和配方施肥技术,向优质、高效目标发展;建立一套班子作保障,组成苹果工作组,常抓苹果生产营销工作;组建一支专业队,长期指导苹果生产,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专家到园区举办培训班;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责任书,包干苹果示范园,责任到人,挂钩到户;领导带头一人一个示范户,做到帮技术、帮生产垫本、帮销路;确保一条生产通道,对园区道路进行改造、扩建,确保晴雨运输畅通;一户一个果塘配套工程;实施一个好的贴息支农政策;建好一本台帐,做到户到树,记录好投入产出。
企业风采
云南
国投中鲁有限公司是中央重点龙头企业国投中鲁的全资产公司。公司主要进行纯天然、无污染的高酸浓缩苹果汁生产和果渣有机蛋白饲料的加工生产。公司位于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洒渔乡大桥,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占地1368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于2006年投资3600多万元建成并投入生产。公司现有职工160多人,其中大专文化以上的有28人,中高级技术人员有7人。每年能带动昭通地区果农户三万多户,助农户均增收成450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00个。是昭通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昭通市工业经济优强企业20强。
招商项目
1、洒渔乡是昭通
苹果的发源地,是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基地的主产区和中心地,适宜种植苹果,现种植苹果4.5万亩,年产量1.1亿斤,年产值近亿元,种植品种有
金帅、
红富士、乔纳金、昭锦(108)等,产品走俏昆明、贵阳、重庆等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泰国等东南亚市场,现已建立了苹果交易市场,以后将形成滇东北地区乃至整个
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交易市场,因此希望有识之士购销苹果或对苹果进行深加工;
2、洒渔烟柳正在恢复之中,洒渔河水清澈明净,是搞漂流旅游的理想之地;
3、四筒鼓舞被列为历史文化遗产,剪纸艺术更是让人赞不绝口,为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这些都具有很强的开发价值。
招商政策
1、凡有意投资参与洒渔集镇建设或从事
经营活动的有志之士,凭居民身份证即可办理相关手续;
2、经营者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或有专门规定不准经营的项目外,其所经营项目由经营者自主选择,不受限制;
3、对经营者所需的土地、能源、经营规模、雇工发展比例、只要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一律不予限制;
4、对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有专长的科技人才、伤残军人或烈士子女,可免收所有行政性收费,允许其试经营二年。
交通
有直接连接昭通城到洒渔乡的三级公路――牛洒公路,有穿境而过的昭苏公路、洒茂公路,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东进十多公里就到昭通城;南可上乐居、
苏家院镇、西凉山和
鲁甸县;西可达苏甲、永善;北可抵青岗岭、
靖安县;
社会
水利条件
西南面紧靠“滇字一号工程”――蓄水量达3.5亿立方米的
渔洞水库,境内还有洒渔河、冷水河两条终年永不干涸的河流,河水清澈,流量大,农田用水十分便利,有充足可靠的饮水水源和农田灌溉水源;
电力通讯
乡内相继建起了
微波电视转播站、移动通讯站、网络服务站等,电话、电力基本覆盖全乡;
文化娱乐
集镇内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娱乐室;集镇建设初具规模,
苹果交易市场基本建成。
农田水利
修建机耕路,解决大桥、联合、巡龙、新立等村社的交通运输困难,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本着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白鹤、三台、巡龙等。
新农村建设
洒渔乡
大桥村波罗曲自然村位于昭通城西北,距市区15公里,距下街子市场2公里。洒渔河自南向北绕村而过,河岸绿柳成荫,风景独秀,交通便利,洒茂通县油路贯穿村庄。土质以沙壤土为主,
土层深厚,肥力中等,适宜种植
苹果、水稻、蔬菜。自东向西,“四川盐源宝清实业有限公司果汁
加工厂”落户在村头,“九州生猪营销公司”住在村中,“万亩苹果连片基地”座落在村尾。全村有人口341户,1464人,有耕地1197亩,其中种植苹果940亩。
未实施新农村建设之前,从总体看,大桥村波罗曲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民科技素质偏低,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村容村貌整治难度大。新农村建设实施后,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组织、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不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二是合理科学规划、因村制宜、注重实效。不搞形象工程,积极稳妥开展。三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充分考虑农民和财政承受能力。
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加快推进新农村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为重点,突出主导产业强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证,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规范“五堆”,做好“五有五上墙”,实施“五改五建”,抓住“六进农户”,实现“六有”这一主题开展新农村精品示范建设。
乡党委政府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引导农民增收致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不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支持合理科学规划,因村制宜、注重实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于有支柱产业作支撑;坚持因村制宜,合理规划,注重实效,不搞形象工程,不搞形式主义,分步骤、分阶段、积极稳妥地开展,确保试点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作好新农村精品示范建设工作,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充分考虑农民和财政承受能力,以农民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把阶段性目标与各项规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现已完成新农村户127户,改厩改厕100户,硬化主干道1500米,波罗曲寺庙恢复重建墙体支砌工程已完工,村容村貌得到初步整治,现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
大桥村波罗曲村建设重点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一是以产业富村。2007年新植
苹果300亩,对低产苹果园改造260亩,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巩固苹果这一支柱产业。二是科教兴村。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措施,对农民进行分批培训,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着力培养了一批农户从事“农家乐”旅游经营。三是以生态建村。建立了1000亩精品果园;对200户生猪养殖户实施“一池三改”;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村民生活用上了热水。四是和谐亮村。按照“两横三纵”的规划思路,硬化主干道12公里,串户路20公里;正在拟建1500平方的“
苹果文化广场”及2000平方的“人工烟柳湖”;实施村内房屋改造工程,做到了“五有五上墙”,实现了“六进六有”,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整治;在村内实施了绿化工程,庭院绿化以
中国樱桃、
葡萄为主,干道两旁以
垂柳、
蔷薇三姐妹等构植绿篱,塑造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五是旅游强村,开发农家乐旅游资源。
基层组织
全乡有党的基层组织54个,其中有9个村党总支,有党员1292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有56人;女性党员有16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82人,
高中(中专)文化程度有22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989人;六十岁以上的有510人。
全乡设团委1个,团总支29个,团员6125人,其中女性团员2672。
卫生事业
全乡总人口53621人,常住人口4637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
1、责任包干到村、落实到人;
2、严肃奖惩制度,坚决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3、反复到一家一户搞好台帐,挤干水分;
4、加大医学监护力度,加大一胎放环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办证率;
5、根据加大违法处置力度;
6、积极与周边乡镇配合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7、积极发挥服务所“四功能”作用,加强孕前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现有42000多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80%以上。有一个
中心卫生院,在职医务人员18人,配有B超、X光机、心电图机、生化仪等设备。9个村卫生所有乡村医生23人,可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
文化教育
洒渔乡现有小学学校19所,小学在校生7717名,教职员工269名;中学1所,中学在校生2572名,教职员工113名;幼儿园2所,幼儿923名,教职员工21名。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全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洒渔乡教育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中心工作,再搞好教育教学的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两免一补工作,2006年小学享受免费
教科书学生4529人次,中学2千余人次。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中心校精诚团结,求真务实,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使洒渔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