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延生,1970年出生,是一位博士、教授和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他同时也是环境学院生物系的主任。顾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质生态、湿地生态以及全球变化与生态响应。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990-1996: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地质学专业学士、硕士学位
2000-2004:于
武汉大学获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
2004-200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工作经历
1996-199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工学院
1998-200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
2003-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2005-2006:美国
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访问学者,从事植物生态与环境考古研究
研究兴趣及研究成果
研究方向具有学科交叉性,研究兴趣较广泛,从传统地质到现代地理、生态学均有所涉及,重点从事生态地质(如利用保存在各种地质载体中的微观生物记录和生物标志化合物追溯和重建环境演变及其生态响应、热带雨林全球变化与生态响应)、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研究、现代环境演化与生态保护研究(如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演化与生态保护)。作为负责人主持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优秀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数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于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
科研项目
1.2002-2003:湖北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001ABB177)“古、中生代之交
生物多样性剧减的原因及其对当代的启示”,双负责人之一
2. 2004-2005:世界自然基金项目“泥沙淤积对
涨渡湖、天鹅洲湿地灌江纳苗的影响”,双负责人之一
3. 2004-2005:
湖北省环保局横向项目“
江汉平原典型区生态调查与研究”,负责人
4. 2005-2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5038555)“近代
人类活动对江汉平原浅水型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负责人
5. 2006-2008: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502015)“
长江中下游平原更新世红土剖面生物
地层、分子地层研究”,负责人
6. 2007-2008年: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
浙江外国语学院横向项目“西溪湿地古地理环境变化演替研究”, 负责人
7. 2008-2009年: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横向项目“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貌遗迹调查与高山湿地群成因研究”,负责人
8.2009-2011: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872202)“2000年来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雨林天然火的沉积记录及气候意义研究”,负责人
教学经历
主讲课程:生态学、生态地理学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三峡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学野外教学研究,负责人
论文
1. Gu Yansheng, Pearsall
Deborah M., Xie Shucheng, Yu Jianxin. Vegetation and fire history of a Chinese site in southern tropical Xishuangbanna derived from phytolith and charcoal records from Holocene sediments. Journal of
生物地理学, 2008, 35(2): 325-341 (SCI).
2. Ntowenimana Remegie, Gu Yansheng. Anthropogenic impacts on protected
面积 of Burundi__ Case study of Ruvubu National Park.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 2008, 4 (3): 8-13.
3. Joseph Muyauka Muyunda, Gu Yanshe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Small Scale Quarrying and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 in Cooks/Nyerere
化合物 of
卢萨卡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08, 3 (3): 233-240.
4. Mohamed Diabaté, Gu Yansheng, Qiu Yan. Ecological predictions and risk assessment for Souapiti/Kaleta dam-building in republic of guinea.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08, 3 (5): 329-338.
5. Qin Yangmin, Xie Shucheng, Gu Yansheng, Zhou Xiugao. Pontigulasia pentangulostoma nov. spec., a new testate amoeba from the Da Jiuhu peatland of the Shennongjia Mountains, China. Acta Protozoologica, 2008, 47: 155–160 (SCI).
6. Qin Yangmin, Xie Shucheng, Swindles Graeme T., Gu Yansheng, Zhou Xiugao. Pentagonia zhangduensis nov. spec. (
叶足亚门, Arcellinida), a new freshwater
物种 from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Protistology (2008), doi:10.1016/j.ejop.2008.03.001(SCI).
7. 顾延生,李雪艳,邱海鸥,黄俊华,
谢树成,阮小燕,周修高. 近代东湖
富营养化发生的沉积学记录。生态环境,2008,17(1):35-40.
8. 顾延生,邱海鸥,谢树成, 黄俊华,周修高. 湖北梁子湖近代沉积记录对
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
地球科学,2008,33(5):679-686 (EI).
9. 李雪艳, 顾延生,黄咸雨,邱艳,谢树成,黄俊华. 碱式
水解法提取红土分子化石:以安徽宣城
更新世网纹红土为例。地球科学,2008,待刊 (EI).
10. 陈陵康,郭建秋, 顾延生.西藏
拉萨河现代河漫滩及一级阶地
沉积物植硅体组合特征。沉积学报,2008,26(3):479-486
11. 秦养民,谢树成, 顾延生,王军霞,周修高。
第四纪环境重建的良好代用指标———有壳
阿米巴虫记录与古生态学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8):803-812
12. 顾延生,秦养民,朱宗敏,等。浙江长兴中—晚更新世红土植硅体与分子化石记录及其环境意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27(1):125-130.
13. 顾延生,喻建新,谢树成,黄俊华。
江汉平原5000年来
气候演变的孢粉、植硅体记录。
地球科学,2007,32(增刊):133-141 (EI)
14. 秦养民, 顾延生,王银善,等。
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故道近代环境变化的有壳
阿米巴虫记录。地质科技情报,2007,26(3):37-42.
15. 蔡海磊,蔡雄飞, 顾延生.
昆仑山脉何时开始隆升。海洋地质动态,2007,23(5):7-10
16. 王义壮,邱海鸥,彭爱华,汤志勇,杨明,顾延生.
涨渡湖沉积物中色素的测定和环境意义研究。分析试验室,2006,25(5):32-35
17. 李仁成, 顾延生,谢树成,等。长江中游江湖隔离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专辑):76-79
18. 彭爱华,邱海鸥,王义壮,汤志勇,杨明, 顾延生.
湖北省天鹅洲沉积物中色素记录的环境意义。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27-30
19.杨明,邱海鸥,汤志勇, 顾延生等。东湖
沉积物中色素的环境意义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3):48-50
20. 梁斌,
谢树成, 顾延生,等. 安徽宣城
更新世红土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古植被意义。
地球科学,2005,30(2):129-132
21. 蔡雄飞, 顾延生,李长安。
兰州市—民和盆地恐龙足印化石形成的地质特征。地层学杂 志,2005, 28(3):306-309
22. 顾延生,张旺生,朱云海, 樊光明。
祁连山脉东南缘基于RGMAP的数字化地貌研究。地球科学,2003,28(4):395-400
23. 樊光明,张智勇, 顾延生.祁连山东南缘
第四纪以来的隆升作用及动力学分析。地球科学,2003,28(4):389-394
24.
喻建新,张海峰,林启祥, 顾延生.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近系西宁群孢粉植物群的地质意义。
地球科学,2003,28(4):401-406
25.
谢树成,易轶,刘育燕, 顾延生.中国南方
更新世网纹红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分子化石记录。中国科学(D辑),2003,33(5):411-417
26. 王志远,喻建华, 顾延生,等。浙江长兴更新世红土中的分子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2,22(1):97-102
27. 顾延生,肖春娥,章泽军,等。中国南方红土的研究进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9-75
28. 顾延生,刘育燕,王志远,等。中国南方红土生物—气候信息初探。地学前缘,2002,9(1):26.
29. 顾延生,蔡雄飞,
张克信。
祁连山脉东南缘
新生代沉积环境变迁及其意义。地学前缘,2002,1(2):94
30. 顾延生,蔡述明。武汉部分先秦遗址考古土壤中的植硅石组合及其环境意义。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概论版),2001,54(2):167-172
31. 顾延生,李长安。
兰州市—民和盆地
第四纪地层学研究。中国区域地质,2001,20(4):384-391.
32. Gu Yansheng, Zhang Zejun, Zhuo Ying. Phytolith Records in Vermicular Red Earth: Implications for Bioclimatic Variations during Pleistocen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1, 12(1): 27-30
33. 顾延生,李长安。青藏高原东北缘第三纪构造――气候事件与环境变迁。地质科技情报,2000,19(2):1-4
34. 顾延生,李长安,黄长生,等。
兰州市—民和盆地第三纪沉积特征及环境。中国区域地质,2000,19(4):337-343
国际会议论文
1. Gu Yansheng, Qiu Yang, Wang Zhiyuan. Mid-late Pleistocene palaeovegetation and palaeoclimate changes: evidence from phytolith and molecular
Fossil records in vermicular
红色 paleosols in Changxing, Zhejiang. In Bullen \u0026 Wang (eds):
H₂ORock Interactions (WRI 12),2007,1485-1489. Taylor \u0026 Francis Group, London(第十二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会议, ISTP) .
2. Qin Yangmin, Gu Yansheng, Xie Shucheng, Zhou Xiugao.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over the last 30 years in Swan Oxbow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evidence from testate
阿米巴虫 and pigments.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rger Asian Rivers: Climate Change, River Flow and Sediment
熔剂, Nanchang, China, 2007, 29-30 (ISTP).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