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实,属于
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果实。
艾实是一种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
半灌木状的植物,具有浓郁的香气。其主根明显,直径可达1.5厘米,侧根较多。植株通常有横卧的地下
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度一般在80-150厘米之间,有时可达250厘米,具有明显的纵向棱纹,颜色为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为草质,并有少量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覆盖。叶片质地厚实,表面被灰白色短柔毛覆盖,并带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则密集覆盖着灰白色的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有长柄,但在开花期间会枯萎。茎下部的叶子近似圆形或宽卵形,呈羽状深裂,每侧有2-3枚裂片,裂片形状为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每裂片上有2-3枚小裂齿。干燥后,背面的主要和次要脉络大多呈现深褐色或锈色。叶柄长度约为0.5-0.8厘米。中部叶为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
菱形,长5-8厘米,宽4-7厘米,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至半裂,每侧有2-3枚裂片,裂片形状为卵形、卵状
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5-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侧有1-2枚缺齿。
叶基部宽楔形逐渐变窄形成短柄,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干燥时变为锈色。叶柄长度约0.2-0.5厘米,基部通常没有假托叶或仅有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浅裂或三深裂或三浅裂,或不分裂,而为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毫米,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十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
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
复总状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总苞片3-4层,
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较小,草质,卵形或狭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
绵毛,边缘膜质,中层总苞片较外层长,长卵形,背面被蛛丝状绵毛,内层总苞片质薄,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
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
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不明显的小尖头,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花后向外弯曲,叉端截形,并有睫毛。
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为7月至10月。
艾实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除了极端干旱和寒冷的地区之外,几乎遍布全国。它还生长在蒙古、
朝鲜以及
俄罗斯远东地区。
艾实具有明目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增强体力,促进肾脏功能,对腰部、膝盖有益,并能温暖
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