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诗经译注(修订本)》是一部由中华书局出版,
周振甫所著的人文社科书籍。
周振甫(1911-2000),
平湖市人,著名学者,古典诗词及文论专家,资深编辑家。1931年入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32年入上海
开明书店任《
辞通》校对,后任编辑。1951年起为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1971年借调中华书局,参加《
明史》点校。1975年正式调入中华书局。主要著述有:《
诗词例话》、《
文章例话》、《
小说例话》、《
中国修辞学史》、《
中国文章学史》、《
周易译注》、《诗经译注》、《
文心雕龙今译》、《毛主席诗词浅释》、《周振甫学术文化随笔》、《周振甫文集》(十卷本)等
孔子以《诗》教人,《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
朱熹注:“言三百者,举大数也。蔽犹盖也。‘思无邪’,《鲁颂·驷》篇之辞,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盖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
《
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朱熹注:“《诗》本人情,该物理,可以骇风俗之盛衰,见政治之得失。其言温厚和平,长于风谕,故从之者,必达于政而能言也。”
孔子教儿子
孔鲤学《诗》,说:“不学《诗》,无以言。”当时的外交官,都用念《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不念《诗》,在外交上不能说话,念《诗》可以供外交上发言之用。
《论语·阳货》:“子谓伯鱼日:‘女(汝)为《周南》、《召南》矣夫,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
朱熹注:“《周南》、《召南》,《诗》首篇名,所言皆修身齐家之事。正墙面而立,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说明
孔子极看重《周南》、《召南》。孔子所以看重二南,因为二南的诗,是接受
周文王教化的。周文王的教化,是实行王道的。可见孔子讲《诗》,是从实行王道来的。
周老去世后,我们从他给挚友山东大学
王绍曾教授的信中,得知在两年前,老人家已预感到自己离大限不远了。在信中,说有两件事还没有做完,心里很着急,做完两件事,就可以安心地走了。老人家所说的两件事,其中一件事,就是《诗经译注》。老人家最终战胜了
胃癌的折磨,完成了《
诗经译注》的工作。书成后,老人家的精力也耗尽了,再也没有气力和时间去修改文稿、核实文献、订正错讹。为此,老人家深感内疚和不安。
这次修订本,我们对诗篇的各章译文,作了文字上的统一;对有的译文和注释,根据周老生前发表的有关文章和老人家讲解《
诗经》时我们作的笔录,略作改动;对一些错字和疏漏,作了订正。全书的注音,则由周海兵协助订正。由于我们的水平限制,一定有许多不恰当或失误处,谨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