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陆贽撰。贽事迹具《
旧唐书》本传。案《
艺文志》载贽《议论表疏集》十二卷。又《
翰苑集》十卷,常
韦处厚。
陈振孙《书录解题》载《
陆宣公集》二十二卷,中分《
翰苑》、《榜子》为二集,其目亦与史志相同。惟
晁公武《读书志》所载乃有《奏议》十二卷。且称旧有《榜子集》五卷、《议论集》三卷、《翰苑集》十卷。
元祐中
苏轼乞校正进呈,改从今名。疑是裒诸集成此书,与史志名目全不相合。今考
尤袤《
遂初堂书目》所列,实作《翰苑集》。而
钱曾《
读书敏求记》载所见宋大字本二十二卷者,亦作《翰苑集》。则自
南宋以後,巳合议论表疏为一集,而总题以《翰苑》之名。
公武所见乃元佑本,恐非全册。而今世刊行贽集,亦有题作《
陆宣公奏议》者,则又沿《
读书志》而失之者也。宋祖作贽传赞,称其论谏数十百篇,讥陈时病,皆本仁义,炳炳如丹青,而惜德宗之不能尽用。故《
新唐书》例不录排偶之作,独取贽文十馀篇,以为後世法。
司马光作《
资治通鉴》,尤重贽议论,采奏疏三十九篇。其後苏轼亦乞以贽文校正进读。盖其文虽多出於一时匡救规切之语,而於古今来政治得失之故,无不深切著明,有足为万世龟鉴者。故历代宝重焉。贽尚有诗文别集十五卷,久佚不传。《
全唐诗》所录仅存《试帖诗》三首及《语林》所载逸句。然经世有用之言,悉具是书。其所以为贽重者,固不必在雕章绘句之末矣。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象
伊尹、
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象墨翟、
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 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呢?过去
端木赐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 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也不行啊。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 的坏人都憎恶他。”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 定相反,小人的憎恶君子也就象君子的憎恶小 人一样。要想究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反映。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听取小人的话,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