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庄遗址(三杨庄汉代遗址)位于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南部,是一处
西汉晚期规模宏大的汉代村落遗址。
遗址遗存14处汉代庭院及道路、湖塘、农田等遗迹,出土了大量汉代遗物。它首次再现了汉代农业乡里的真实景象,为研究汉代的基层
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绝好的实物资料,也为
黄河河道变迁等黄河水文史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考古资料。堪称“
中原地区庞贝古城”。
2005年遗址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背景
据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20日召开的发布会介绍,2000多年前,它毁于黄河泛滥而被泥沙深埋在地下。
地理环境
内黄县县
梁庄镇三杨庄村,位于河南省
安阳市内黄县的南部,东北距内黄县城约30公里,东距阳市区约20公里,西距
大伾山北魏大佛像约21公里。东南距现在的
黄河河道最近约45公里。这里地处
废黄河,沙土厚积,现地表沙岗连绵起伏,
卫河的一条小支流——
硝河(黄河改道南移后在原故道形成的河流)从三杨庄村北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历史上,较为宽阔的硝河河道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河两岸土壤里硝、盐、碱的含量很大,硝河的得名概由此来。而且,硝河两岸广布的沙丘,在民国年间经常随风南侵、移动。因而,这里至今也显得人烟稀少,较为偏僻。位于三杨庄村西北不远的、
帝喾二帝(上古
五方上帝中的第二和第三帝)陵,传说汉代开始祭祀,
唐朝就已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元、明、清三代官方均定期进行祭祀并勒碑以铭;但清末的
两周王陵及历代
碑刻等,于1986年才开始逐渐从荒沙的掩埋中清理出来。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开始,国家在这里大规模封沙育林,广植
刺槐,沙丘得以固定和绿化。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一区域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原来水位线常年距地表3米左右,现在已降至地表下25米。
硝河在20多年前也已几近断流消失,河道处近年来都已被开辟为农田。
主要景观
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是目前我国首次考古发现的、性质明确的大规模汉代农村类遗址,是汉代考古中的一次历史性发现。遗址的初步清理和部分考古勘探,像是为我们吹开了一幅黄沙掩盖下的汉代
黄河岸边乡里田园和农耕文明的秀美画卷的一角,它初现的优美、真切的景象,无疑是令今人击节叹赏的。
首先,遗址首次全景展现了汉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乡里田园的直观景象。
汉承秦制,实行的是郡、县、乡、亭、里的行政管理体制。里作为最基层的管理单位,其下又实行编户齐民的什伍制,即五户为邻(伍),十户为什;五邻为里,即二十五户为一里。
从三杨庄聚落遗址目前的发现看,已经发现了14处汉代的庭院,也就是说14户,遗址内的“一里”究竟有多少户,现在仍在勘探之中。就目前的发现来看,这些庭院或经过统一的规定或约定俗成,它们均为坐北朝南,方向一致(南偏西约10°);均为二进院布局,占地面积大致相同;前后左右相距的距离有远有近,最近的相距为25米,远的可超过500米,相互之间均被农田相隔。每家庭院南门外均有通向田间大道(一般宽约5米,有的地方宽约7米)的独家小道(一般宽约3米)。每家的庭院均在自己的田中。这就是当时农村的大致景象。
第二,遗址首次展现了
黄河中下游地区普通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
汉代居住类建筑遗迹的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当时的
首都和大的城邑,如汉
长安、洛阳汉魏故城、汉河南县城、
南阳郡宛城、
武安市午汲故城、山东临淄故城等,所揭示的建筑遗迹也主要是宫殿、官署等官用建筑,普通民居发现很少。
以前对汉代庭院民居的认识,或来源于汉代的画像石刻,或来源于墓葬内出土的
陶院落模型明器等,而且,多是些楼阁、亭等造型;这些材料又只是写意线条或模糊形象。在仅有的少量文献记载中,概略的“一堂二内”是汉代平民典型住宅。
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内已经发现的这些庭院所有者或居住者的身份无疑是当时从事农耕力作的普通农民。这些庭院均为二进院布局,堂屋(主房)全部为瓦顶;庭院周围或水沟环绕,或毗邻池塘;庭院一周绿树荫,树外即是田畴;前有水井,后有厕所。
第三,遗址首次揭示了
黄河中下游地区普通民居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技术。
三杨庄遗址的发现最先引起的是全国古建筑学界的热切关注,因为国内现存的古代房屋建筑实物几乎全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对汉代房屋建筑的认识同样也只能来源于线条勾划的汉画像砖石和壁画以及模糊的陶模型明器等,而汉代正是以
中原地区为代表的东方木构架建筑体系形成的发展与成熟的关键时期。人们热切希冀这一发现能够切实地解决古代建筑史领域内汉代房屋建筑技术的许多问题。
从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清理出的各类建筑保存的状况看,至少每座主房的瓦顶北
半坡遗址大部分保存了板瓦与筒瓦的仰覆扣合原状,说明这些建筑是洪水浸泡塌的,没有受到洪水的
急流冲击,而且,坍塌时有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所以保存状况较好。这就给我们全面了解这些建筑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第四,遗址首次实景再现了
黄河中下游地区农耕技术和农业文明。
古代文献记载,
中原地区古代的耕作制度,在
秦汉以前主要是施行最简单的缦田法,就是撤播,无行无垄。它虽然可以在播种时节约劳力,但浪费种子,而且幼苗长出后密集丛生,中耕、除草都需要付出额外的劳动。由于不便于田间管理,产量相当低。后来逐渐出现了有垄的条播法(也就是垄作)。到西汉武帝时明确出现了“一三甽”的代田法。
三杨庄汉代遗址中发现的大面积耕作农田可以为我们真正理解汉代的代田法提供真实的实物样本。三杨庄汉代遗址中的一畮(垄)和一甽(沟)的合计宽度一般为60厘米。现存甽深(最高点到最低点高度约为6厘米),这肯定不是耕作后最初的深度,应是庄稼收割后的深度。
另外,从三杨庄遗址内已发现的各庭院周围,特别是屋后广种树木看的情况看,这符合当时朝廷的提倡和规定。在第三处庭院的西北田地中,清理出有一些树叶痕迹,很可能是桑树叶和
榆树叶。这也说明,当时的家庭中妇女肯定从事有养蚕、纺织等这类副业,也是家庭收入的来源之一。当然,按规定,田里是不能种树的。从清理的情况看,田垄中的确没有发现种树的痕迹。
价值意义
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的三杨庄遗址被发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处保存完整、性质明确的
西汉晚期至
东汉初期的农业聚落遗址。在完成考古勘探的一百万平方米范围内,已发现14处汉代庭院及道路、湖塘、农田等遗迹,其中对4处庭院进行了发掘清理,总面积为9000平方米,出土大量汉代遗物。
三杨庄遗址所展现的“宅建田中、田宅相接、宅宅相望”的聚落布局,首次直观再现了西汉时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状况、农村社会形态、农民生活情景,是一处价值巨大、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独具特色的
大遗址。
据悉,三杨庄遗址2003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为“十一五”国家重要大遗址。
保护措施
2009年9月25日上午,河南省三杨庄遗址博物馆试开馆仪式在内黄县隆重举行。经
河南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三杨庄汉代遗址研究基地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黄工作站也同时挂牌成立。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
安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发军,安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彭治安,内黄县县长王永志以及安阳市、内黄县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开馆仪式。
大遗址是承载人类社会文明的主体,是延续文明的物证,是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宝贵资源。博物馆开馆仅仅是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保护、研究、展示工程的开始,摆在人们面前的任务还很重,道路还很长。安阳市、
内黄县需要继续加强三杨庄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把一座内涵丰富、展示科学、环境优美的大遗址考古公园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三杨庄遗址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出服务人民现实生活、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