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手榴弹
数个手榴弹绑定在一起的炸药
集束手榴弹是指将数个手榴弹绑定在一起的炸药。在不少反映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都会看到中国军队的战士把几个木柄手榴弹绑在一起,用来攻击敌人的堡和坦克、装甲车的场面,但实际具有爆炸时间不会完全一样的弊端。
基本介绍
集束手榴弹一般时候指的是将手榴弹捆绑集束使用的情况,主要是为了增加手榴弹的破坏威力。
历史战役
军官战地参观团
王近山率部在山西韩略村伏击日军“军官战地参观团”一仗中,战斗一打响,八路军战士就密集投掷集束手榴弹,日军“军官战地参观团”和护卫部队猝不及防,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遭到大量杀伤,很快即失去战斗力,战斗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除3人装死脱逃以外,参观团中1个少将旅长,6个大佐联队长,180名中校少校大队长和中队长悉数被歼。应该讲,大量使用集束手榴弹是八路军的一个特点。
二战
二战中,德军也有将M24手榴弹捆绑集束使用的情况,但并不普遍,M24是一种进攻型手榴弹,装药量较大,每枚装有200克炸药,加上弹壳和木柄等,有500多克重,扔一个都够呛,几个捆在一起就只有砸自己的脚背了,所以德国人一般都是把它们捆在一起做炸药包用,对付坚固的建筑物、石头等,并不怎么在战斗中投掷使用。日军因为使用的手榴弹不同,不使用集束手榴弹,而蒋军由于火力配备齐全,各种步兵支援武器都比八路军多,也不大使用集束手榴弹。
基础设施
八路军装备一直较差,在八路军的步兵部队里,战士手里除了步枪以外,就只有手榴弹,三硝基甲苯炸药包那是很稀罕的东西,一般部队都很少。八路军战士配发的手榴弹大多是河南巩县兵工厂制造的“巩式”(也有资料称为“蒋式”),山西太原兵工厂生产的“晋式”,虽然都是德国M24手榴弹的仿制品,但考虑到中国人的身体条件,投掷这种手榴弹很困难,把手榴弹的体积缩小,装药量也大大减少,一般都只有50克炸药。有的部队配发的还是根据地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由于敌人的封锁,缺乏原材料,手榴弹的杀伤力和破坏力都很小。
武器背景
手榴弹在当时八路军的武器配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受到敌人的限制,武器来源很少,部队缺乏机关枪一类的自动武器,迫击炮等压制武器更少,连步枪的数量都不够,步兵火力较弱。在战斗中,单靠步兵发射的火力很难压制敌人,这时手榴弹作为一种有效的武器,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手榴弹威力不大,当出现敌人密集冲锋和大的集团目标以及坦克装甲车等,需要较大威力的武器打击敌人时,战士们自然就想到把几个手榴弹绑在一起使用了,那些军事题材的影视节目中的情节是有事实依据的。
使用弊端
使用集束手榴弹虽然是一种重要战法,但毕竟是一种临时之举,问题也很多。首先是扔不远,德国的M24不说了,就连小型一些的手榴弹也不行。一枚木柄手榴弹,一个中等体力的战士,用立姿带助跑投掷,可以投到35米左右。在战壕里,用立姿原地投掷,可以投到20米左右。如果是集束手榴弹,在战壕里顶多投10米,这是个非常危险的距离,不仅容易伤及己方,万一有点差错,根本没有任何补救的余地——10米的距离敌人只需要1、2秒钟的时间就过来了。
其次,集束手榴弹的轰爆作用并不好。手榴弹主要靠破片杀伤敌人,对付集团的人员目标效果较好,但对付建筑物和装甲目标就很差。木柄手榴弹的引爆装置由拉火索、导爆索、雷管组成,拉火索摩擦点火后点燃导爆索,导爆索又将雷管点燃引爆炸药,整个过程约3-4秒钟。
由于加工工艺和材料的差异,每个手榴弹从拉火到爆炸,时间不会完全一样,第一个手榴弹爆炸的时候,其他手榴弹还没有爆炸,会被炸离原地,在其他地方爆炸,要是用来杀伤人员这不是问题,但要用来爆破敌人的碉堡工事,炸毁坦克就会分散爆炸能量,达不到爆破的目的。
适用场合
事实上,在实战战例中,很少有敌人的碉堡直接被集束手榴弹炸毁的,一般都是塞进碉堡里的集束手榴弹将里面的敌人炸死,然后碉堡被八路军攻占。如果用来对付敌人的坦克,除了日军的“九四式”轻型坦克(日军自己称为“豆战车”,可见其小)和蒋军装备的M3“斯图亚特”这样的薄皮小坦克,在集束手榴弹放对了位置,比如放在M113装甲运兵车发动机的散热器上,可能被炸坏以外(不是炸毁),其他的坦克都不怕集束手榴弹的。影视节目中那种战士将集束手榴弹扔到敌人碉堡和坦克上,敌人的碉堡和坦克就爆炸起火的镜头,都是艺术的夸张。
但杀伤力惊人为集束手榴弹的这么些弱点,八路军在解放后条件稍微好一些之后,就开始解决步兵火力弱的问题,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专门研制了“爆破筒”,仿制了苏联反坦克手雷,后来还研制装备了无座力炮等,使八路军步兵火力大大增强。就是到了与苏联对峙,全民皆兵准备打仗的时候,步兵打坦克和敌人工事除了40RPG7火箭炮、无座力炮以外,也是训练怎么使用炸药包,没集束手榴弹的事了。再后来,随着八路军的发展,武器装备越来越好,大量装备了无柄手榴弹,集束手榴弹这个名词也很少有人提起了。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历史战役
军官战地参观团
二战
基础设施
武器背景
使用弊端
适用场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