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萨昼蜓(拉丁学名:Hemeroscopus baiscicus Pritykina)是白垩世早期的物种,生活在早白垩世芦尚坟组。化石分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北京西山、蒙古共和国西部下白垩世查查组、
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巴依萨昼蜓具有科研和观赏价值。
巴依萨昼蜓的
雌性成虫左右翅脉序存在变异,具体表现为:两粗的ax间横脉数量不同,有2-3个横脉;翅基部cup与a之间横脉数不同,1-2个,并且下三角室之上横脉从0-1个不等;臀套内的翅室数明显有别,左alp内翅室为14个,右边则为12个;臀域内a的支脉所围成的独立区域个数及翅室的数量也不相同。
雄性成虫脉序基本同雌性,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后翅臀域基部和臀三角的有无,雄性成虫臀三角存在,臀域在臀套之后极窄,仅有1排翅室,臀角尖。
巴依萨昼蜓最初于1977年在蒙古共和国西部下白垩世查查组与
俄罗斯的外贝加尔地区被发现,包括保存良好的
稚虫、成虫的翅膀、头部以及身体局部的化石。根据这些标本,Pritykina建立了绝灭
蜻蛉科——昼蜓科(Hemeroscopidae),并将其归入该科下的唯一物种。然而,由于西蒙稚虫标本的脸盖与身体呈分离保存,且同一层位记录了至少两种蜻蜓化石,因此唯一的稚虫脸盖与身体是否属于同一种类,以及稚虫与成虫能否对应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质疑。
巴依萨昼蜓的化石在全球范围内仅在少数地点被发现,主要包括
俄罗斯、
蒙古国、中国
甘肃省、北京市以及
韩国等地。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可以绘制出巴依萨昼蜓在数千万年间的大致迁徙路线图,进而推断当时的生态环境变化。
在中国北京西山下白垩世芦尚坟组四段
页岩中发现的大量完整的巴依萨昼蜓稚虫化石,部分保存了精美清晰的脸盖构造,为巴依萨昼蜓与现代
水虿的形态学对比提供了良好基础。这一发现也为国际上有争议的化石形态提供了确凿证据。巴依萨昼蜓代表的芦尚坟昆虫群与热河昆虫群显著不同,表明它可能是热河昆虫群的后代。从中生代晚期东亚地区
差翅亚目类群的一次重要更替来看,此次发展可能促进了现代常见蜻
总科类型的快速进化。巴依萨昼蜓化石作为区分热河昆虫群与芦尚坟昆虫群的基本类型,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
据推测,巴依萨昼蜓的个体大小经历了从巨大到小型的变化。在
古生代晚期,
地球大气的含氧量较高,使得动植物普遍巨大。然而,随着空气中
氧气含量减少,以及其他空中掠食者的竞争压力,远古蜻蜓逐渐缩小体型,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存活下来。
巴依萨昼蜓所属的热河生物群包含多种生物,如
三尾拟蜉蝣、东方叶肢介、旱峡祁连鱼等。在某一
地层中发现这些生物之一,即可对应了解该地层的年代。
酒泉市盆地远古时代的中沟组地层,经研究确定距今已有1.13亿年的历史,较之前的估计精确了700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