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醇骥(公元1607年至1675年),字千里,号廓庵,湖北广济人。他出生于明朝
朱翊钧万历三十五年,逝世于清朝圣祖
康熙十四年,享年六十九岁。自幼便展现出文学天赋,长大后致力于研究诗歌和古代散文。康熙年间,他曾作为岁贡进入京城,与多位学者交流学术,但他并未接受官职,而是选择回归故里。
刘醇骥出生时手中握有一篇文章,这似乎预示了他未来的文学之路。成年后,他对诗
文言文辞有着浓厚的兴趣。康熙年间,他被推荐为岁贡前往首都北京,期间与
魏裔介、
曹本荣、
魏象枢等人共同探讨学问,关系融洽。尽管有人建议他出仕为官,但他选择了拒绝,返回家乡继续他的学术生涯。
李呈祥担任兴国分巡使时,曾率领众多学生前往迎接刘醇骥,并尊其为师。刘醇骥的文章风格宏大华丽,诗歌创作则推崇
天宝风格,尤其擅长五言和七言近体诗。
刘醇骥的主要著作包括《芝在堂集》十五卷,以及《五经诸解》《大易》《
论语》《孟解》《学庸》和《古本解》等共计一百卷的作品。这些作品都被收录在《
清史列传》中,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