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琉琅,是
马来西亚采锡的一种简易方法。
锡矿胚胎于
花岗石中,花岗岩属于火成岩的一种。为在马来西亚从事淘锡工作的女子。琉琅,淘锡的一种工具。
当地中
岩浆上升时,迸入各
地层中,遇冷凝结而成花岗岩,岩浆中的锡原子在凝结时,因化学反应结晶而成
二氧化锡。今日马来西亚花岗岩的分布多在各山脉的中脊,经过风雨侵蚀,随雨水冲山坡,含锡微粒也和沙土混杂沉淀在山麓的
冲积层之中,因锡的密度大,且难分解,所以故常富集而成丰富的锡矿床,矿床的分布大都在河流沿岸。洗琉琅就是在淘洗
锡矿砂。
1848年,
加利福尼亚州发现
金矿。紧接着,
澳大利亚发现金矿。差不多同时,
加拿大也发现了金矿。不久,
马来西亚发现了锡矿。世界范围的淘金狂潮,淘锡热潮,由此掀起。
江门五邑,濒临
南海,商贸繁荣,较早得到了发现金矿、
锡矿的消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苦难时期,人民生活普遍艰难。满怀摆脱贫困、开创新生活的憧憬,一批又一批的江门五邑人,远涉重洋,奔向金山,涌向银山。更有一些金山客,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累死饿死
旧金山的,也不在少数。他们的妻子,空有一个“金山婆”的名气,终身守寡,孤灯伴泪。终日盼君君不归,离愁别恨总无期!也有一些特别能吃苦的客家女子,跟随丈夫去海外,直接参与淘金淘锡劳动。
这些从事淘金淘锡劳动的客家女子,她们有一个
辛酸的名字,叫“琉琅女”——采锡有许多方法,铁船法、沙泵法、矿井法……琉琅法,是最原始的方法。淘洗锡米的“琉琅女”,一人一个琉琅盆——一种状似
铁锅的淘锡盆,终日头顶烈日,赤脚涉水,弯腰劳作。
论是金砂,还是锡米,都不归淘金淘锡者所有。琉琅女一天劳动所得,还不到10块钱工钱。淘金梦破碎了,淘锡梦破碎了。五邑华人又拿起“三把刀”——剪刀、菜刀、理发刀,替人洗衣服,开理发店,开小餐馆。
另外还有一些五邑华人,凭借祖传的手艺,从事木工、钳工工作。总之,五邑华人的创业是十分艰辛的。在艰辛艰苦的恶劣环境下,五邑华人养成了勤劳刻苦、节俭朴素的优良品质。正是这种勤劳刻苦、节俭朴素的优良品质,使得他们能够在异国他乡安身立命,顽强生存,并且在较短时期完成积累,创业发展。